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前沿>政治学科>学科活动>详细内容

学科活动

备课三改(3)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26 点击数: 【字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历史老师的课。他听课时有一个习惯,总要记下执教者的教学环节,课后给予点评。可那堂课讲课教师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直到下课,他笔记本上都没有记下一个字。那节课实在太吸引人了,课后他问那位执教老师:“你备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执教教师回答:“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的。”这位教师所说的“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其实就是说他一直在为备课而学习着、思考着、准备着。

  如何实现备课与学习的整合,使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呢?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就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夯实理论根基;学习《政治课程标准》,把握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名师经验、经典课例等,修炼课堂教学的技能。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就要学习做“行动研究”,学习做教学课件,学习写课例反思,学习规范表达,学习写一手漂亮的字。教师在备课中学习,还要学会“自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探究”问题,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会“自主”“合作”“探究”,又如何去引领学生进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教师缺失了学习与研究,备课只能是粗糙的、浅显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永远是支撑我们事业的基石。长期以来,教师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那些形式的、机械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抄写案例上,少了学习,少了研究,因而也少了专业发展。只有彻底革除长期依附于备课的痼疾,教师们不再把备课当作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愉快的尝试,教育才会还原生命本色,才会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