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前沿>政治学科>学科活动>详细内容

学科活动

关于科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26 点击数: 【字体: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精心的,合理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行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展开各个教学环节时,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要多考虑学生的需要。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更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兴趣,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经常遇到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是未知来探究的情况,比如城里小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决不是盲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等的结论不少学生本来就了解,教学设计要侧重于让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对于《观察小动物》一单元的教学,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哪些动物的特征,而在于让学生学会研究小动物的方法,提高其观察,描述动物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二,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拟定弹性的教学路径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前只能按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映,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前准备了教学软件,而课上电脑出现故障或突然停电;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兴趣盎然,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的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各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使教学路径弹性可变,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在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没有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是根据教参上的提示来进行课堂设计,结果难免有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若问及每个活动所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时,有的教师就语焉不详。教材可以更改,但是课程标准不可随意更改,课程标准是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三,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领孩子们去亲历,去认识和体验

  且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探究课:老师安排了4个探究活动:1。把物体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2。使橡皮泥能在水里浮起来,并且在上面放硬币,看谁堆得多;3。使土豆在水里浮起来;4。让学生玩潜水艇。在教学中,全班同学兴致勃勃,个个忙于摆弄,实验操作;老师则忙于控制各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活动的内容很丰富,学生也兴趣盎然,但学生在动手之前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先做假设;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虽然汇报出不同的方法,可是,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来引导学生质疑不同方法的异同,也无暇去关注未成功的学生反思为什么我没有做出来。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更注重教学的质。这要求我们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对预设的活动要有前瞻性,活动不在多而在于精,要精心挖掘探究活动所蕴涵的科学道理,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在设计《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一课时,探究中当学生用塑料袋罩在酒精灯上,塑料袋慢慢膨胀上升时,我不满足于让学生发现热空气会上升的道理,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塑料袋会上升 教学设计中还考虑到引导学生观察塑料袋上升后容易被忽视的其它现象:如塑料袋先膨胀后变鼓,松手时先快后慢地上升而后慢慢地落下来。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上升的过程中,温度慢慢下降,所以上升也就越来越慢,当塑料袋内外的空气温度接近时,由于塑料袋本身的重力就缓慢地降落下来,这样学生的收获就绝对不是热空气会上升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注意设计探究活动。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少打断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把探究活动安排成为若干个1-3分钟,让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地探究。我们宁愿少安排一些活动,而有所侧重地做透,做细某些探究活动,去实现路培琦老师十分强调的"一英寸宽和一英里深"。在《玻璃和陶瓷》一课的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玻璃和陶瓷硬,脆,不生锈,不腐烂,不容易熔化等特征,最初我设计了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用铝线,生锈的铁钉,塑料瓶,橡皮等进行比较,这样的探究活动被分割成一些零碎的活动,并且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后来在教研中,指导老师让我改为只选择烂梨启发学生发现玻璃和陶瓷不腐烂的特点,再引导学生用身边的材料(铝线[受压会变形,会导电],铁钉[已生锈],塑料瓶,橡皮[软,易变形])进行比较,认识玻璃和陶瓷硬,不导电,不生锈的特点,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探究学习更有效。

  四,要重视设计培养孩子思维发展的活动

  "就活动和思维而言,活动仅仅是提高能力,发展素质的载体,思维才是更本质的东西,缺少了思维的活动无疑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通过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变成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说明已经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因此,要为学生设计良好的提问氛围,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好习惯。在《摆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预测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有的认为与摆角的大小,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有关,有的认为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让学生在争论中开启思维,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要如何设计实验才科学,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的思维习惯。

  教学设计中要设计学生讨论交流的环节。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也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在执教《种子里面有什么》一课中,先通过课件展示由一颗种子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让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再集中引导学生对种子里有什么作出假设,学生在讨论和争议中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种子里面有植物宝宝,但是当学生动手剖开种皮时,发现想象中的植物宝宝和实际有很大的不同,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其中奥秘的兴趣。学生在交流汇报中资源共享,甚至引发争论,在争议中更加深刻理解了实验所蕴涵的科学道理,使整个探究过程层层深入,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品质。

  教师要经常反思"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不是能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吗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创设适合儿童的需要与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只有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一节高效,成功,多姿多彩,耐人寻味的科学课,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从而令学生爱学,想学。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把握临时生成的环节。此外,我们还要在第一个班级上过后要及时反思和调整,使教学设计更加趋于合理。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通过我们老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断研究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