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发表论文

摈弃陈旧活动形式 关注学生成长需求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8 点击数: 【字体:

摈弃陈旧活动形式  关注学生成长需求

—— 谈普通高中德育活动设计

政治学科   张日华

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 第12期

学校德育工作是基于学生成长需求而存在的。德育工作是否有实效,主要看学生成长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尊重和满足。有意义的德育工作,所传递的内容恰是春风化雨润人心田;而陈式化、成人化的德育工作,往往让学生如坐针毡、味同嚼蜡。现实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德育活动的供给侧改革,让德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从现实看,当下普通高中德育活动至少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尊崇以往的活动模式,追求德育工作无风险的四平八稳。如今,许多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实现了系列化、格式化、模式化。如,秋季开学后的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往往是:纪律教育、系列安全教育、法律教育、献爱心活动、经典诵读活动、书香校园活动、系列“争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尽责孝心感恩活动等等,这说明中学德育活动内容已经分成成熟。分析上述工作计划也会发现,上述活动传递的内容,确实有与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一面,对组织者而言早已驾轻就熟,做起来非常顺风顺水。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上述活动都是基于教师视角,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设计的,缺少学生立场和学生思维,至于说学生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活动过程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心理满足、活动能否触及学生的心灵等实效性的问题,一些德育工作者缺乏思考和研究。以“法制教育”为例,表面上看成长中的学生非常需要,但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法律常识,高中的法制教育如果缺乏生动性与灵活性,那么设计者的初衷再好,也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如,某校德育主任发现每学年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开设法制选修Ⅱ课程,在将开设法制课程教师和课程内容都放到网上后,整个高二年级竟然没有一位学生选!是高二年级学生不需要增强法制意识吗?不是!事后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说教无多大意思。而另一所普通高中也开展法制教育,他们根据学生常犯错误及年龄特点,带领学生参观本市的少年犯管教所,广受学生欢迎。这启示我们,我们德育工作应该在追求成长意义的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意义与意思统一起来。

    第二,尊崇上级行政部门指示,追求对上级高度负责的社会效果。如今中学德育工作早已不是学校一家在单打独斗,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公安、文艺、法院、文化、检察、广电、团委、关工委、甚至妇联等部门都已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是社会各界对学生成长的关爱,说明整个社会都关注中学生的成长。实践中德育主任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上级来文,指导学校德育工作。于是,一段时间学校组织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一段时间后又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系列活动,一段时间后变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一段时间后又是学雷锋系列活动……自己原来所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基本无需再提,只要努力落实上级来文要求即可,这样做德育工作开展起来有理有据,反响快、影响大、收益佳!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脱离学生真正需求的德育工作,虽能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社会效应,但这种活动往往与学生心理需求存在距离,难以实现德育活动社会效应与个体价值追求的融合,因而难以让学生的道德理性转变为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如,大多数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承载的方式要么是观看革命传统电影,要么是听老革命做报告,要么参观早已经去过多次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疲于课堂听课的学生大多愿意这样的参加,也都将参加活动看成是服从教育的体现,但真正在活动中有所感悟的不多,在活动中能够矫正自己不良习惯也较少,能够在活动中用爱国主义思想滋养自己生命的就更少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已经对这类德育形式出现了心理疲劳。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也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都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不能唯“上”,而必须基于学生生活,必须追求触及学生灵魂的效果,否则就没有学生潜意识的唤醒,也不可能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第三,尊崇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追求完美无瑕的德育境界。一提到德育,不少老师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过往情境,认为它是神圣的、圣洁的。薛晓阳教授在《人的教育:一种社会哲学的考察》一文中说:“就当前的中国教育来说,我们依然缺少精神哲学的引领和智慧。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被情感主义、生命哲学和终极理想这些眼花缭乱的概念所陶醉,已经失去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能力,丢失了面向生活的追问意识。”现阶段中学德育也存在上述倾向。你看,大多数学校教室内外的墙上、校园铭牌上、校园所挂的条幅上,都有“学而不厌”、“止于至善”、“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等,甚至还有王国维的名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等名句。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弘扬的都是圣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用它们来教育成长中的学生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境。仅仅是作为口号挂在墙上,看似很有教育意义,但或因太过高大上、或因指向不明、或因过于抽象、或因早已情过境迁,让人有纯粹的包装之感。这让我们沉思:这些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至上的道德准则,与学生成长需求的交汇点在哪里?怎样才能让高大上的道德准则与学生生活的现实状态相连接?这至少表明,我们的中学德育工作仍缺少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发展“生态”。不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德育,德育工作不能滑向至善至纯的人格追求,不能让学生处于纯粹的精神体验之中,否则就难免让人反感。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德育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德育工作中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中学德育的生态理念仍有待进一步营造。读过《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老师都知道,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柏拉图认为,道德教育是促使灵魂转向的艺术,借助于教育灵魂可以从现象界转向理念界;而具有古希腊百科全书之称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天性、习惯和理性是人的三要素。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人就能成为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则强调,德育应该“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可见,如果没有一个关乎学生成长需求的德育生态,德育活动的合理性就会遭到学生的质疑,合乎人的自然与社会本性的德育目标就难以达成。因此,让中学道德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成长需求,就应该是德育活动设计的基点。为此,以下三方面必不可少。

首先,关注学生心理需求,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本真世界。人是多角色、多维度的存在。就学生而言,在学校有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在家中有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哪一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在这诸多关系中,与老师的关系则受到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前段时间安徽亳州某校发生的师生对打事件让人深思:我们为学生发展而做出的诸多辛苦努力,为什么就得不到学生认同呢?答案可能有许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师的德育工作已经背离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几名成绩不好的学生考试时违纪,教师大可不必以“我是为你好”为借口而对学生严加苛责,因为学生们认为,以我的成绩上个普高或职高已经够了,教师逼我无非是为了提高班级平均分而提升自己的声誉。可见,尽管教师教育的初衷和立场都是好的,但如果背离了学生的成长需求,师生相处必然痛楚!只有德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才会将老师看做是“自己人”,德育工作也才能有实效。

其次,关注学生的成长困惑,让德育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作为未成年人,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他们的精神困惑比成年人多得多,而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又很有限甚至脆弱。今年山东某大一学生学费被骗后心脏骤停就证明了这一点。其实,中学生面临的精神困惑除了传统的环境适应、学业压制、青春期问题、朋辈关系与异性交往等,现在又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诸多新问题的冲击。如,网络游戏、微信欺骗、网络文学、网络交友、网络娱乐等等。此时,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该聚焦学生在网络面前的精神困惑,围绕可能让学生“中招”的陷阱而设计德育活动。如,我们一位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广东卫视的“大学生借高利贷被迫拍裸照受骗”的系列情景剧,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看好第一期后学生们露出的是惊讶的表情,看完第二期后学生感到自己面对诈骗也有了主意,看到第三期后学生们都懂得了谨慎、理智的生活含义与要求,这表明他们在无形中实现了精神的成长。可见,紧抓生活中学生可能面临的精神困惑去设计德育活动,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学生也才能在活动中真正实现成长。

再次,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设定,让德育工作为学生人生指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对成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才能起到实效!学校德育也是如此。主体性德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不仅是参与活动设计的主体和活动过程的参与主体,也过程责任的承担主体,德育应面向学生未来成长的需要!这告诉我们,德育工作应该与解决学生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问题相结合。有人认为,高中阶段仍是基础教育的阶段,并不需要学生选择职业,谈职业生涯规划为时尚早。这一观点是不妥的。实际上,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前,学生已经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初始阶段:上普高还是上职高?上一般性高中还是职业类大专?进入高中阶段后,在高一结束升高二阶段,学生又必须进行科目选择:纯文?纯理?文理交叉?也就是说,高中以前学生就进行了职业生涯的初步选择,进入高二后再次进行了方向性的职生涯规划,高考结束后填写志愿,则进行第三次生涯规划,此时职业目标已经具体清晰了,基本上确定了自己将来将从事的职业方向。由此可见,高中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阶段。既然高中阶段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走向,我们的德育活动就应该让生涯目标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方向性作用、激励性作用。如某校在高一升高二阶段引导学生选科时,邀请了当地的人社局长到校给学生讲述“社会需求与个人职业规划”的专题讲座,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听得也非常认真,整个礼堂鸦雀无声,这大大出乎德育主任的意料。可见,德育活动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也才得到真正发挥。

     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所走的路径影响着其一生。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俯下身子研究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感知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精神困惑,引导学生生涯目标,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此时我们的德育活动也在无形中高举着这样的旗帜——基于学生成长的人的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