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发表论文

“行知”思想导航 育人教育杨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8 点击数: 【字体:

 “行知”思想导航   育人教育杨帆

——兼谈对安徽亳州蒙城师生冲突案的认识

政治学科  张日华

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第7期

“现阶段我们应该向陶行知先生学什么”,每年我们在组织老师撰写行知杯论文时,总有不少老师如是说。可见,向陶先生学什么是一个困扰基层教师的首要问题和现实问题。教师们大多认为,陶先生的思想固然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每年都学习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等主张,该写的以前都写了,再写我们也写不出什么新的内容来啊!果真是这样吗?作为教科室人员,为了实现对教师们的专业引领,我也尝试着思考老师们的困惑。归类陶先生的业绩著作,发现先生留给我们的财富甚多,分类有三:一是有关教育方面的学说和创新理论,二是基于教育的实践追求和经验总结,三是贯穿先生一生的伟岸人格和崇高精神。结合近期安徽某校发生的师生冲突,下面内容是我们必须思考并学习的。

     首先,陶先生坚定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是一种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有信仰的人,生活中就会站得高、看得远,不易盲从;有信仰的人,遇到困难时就会坚定不移、勇往直前;有信仰的人,就会理智地追求真理,让自己的内心逐步趋于平安。基督教义认为,人应该有信仰,以避免灵魂四处流浪。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在你的新作《幸福了吗》一书中多次提到“信仰”?白答:“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主席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也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可见,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有信仰,否则我们的灵魂就会踽踽独行、困惑迷茫,我们的欲望就会不断蓬发、四处横行,分数、绩效就会遮蔽我们的双眼,我们的精神就会在市场的拜金行为面前紊乱,生活乃至工作行为就会失当。近来,安徽亳州蒙城某学校的师生冲突,让不少教师同行心灰意冷、愤愤难平,许多人引用古人“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诉说自身的委屈与不解,更有教师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促使师生双方和解的做法不满。其实,这都是简单理解教育、对教育缺乏信仰的体现。

     不妨让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教育信仰的。1908年十七岁的陶行知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早年先生曾试图行医济世、普救民众,但教会学校歧视不信教学生的惯例浇灭了他的梦想。1914年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开启了他的教育生涯。陶先生说:“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他始终不渝朝这个目标去做,并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奉献了一生。他筚路蓝缕,先后开展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乡村教育运动、普及教育运动、上海文化救国会、国难教育运动、中华战时学校、战时教育运动、民主教育运动,期间受到了当地乡痞的袭扰,受到其时国民党政府的排挤和通缉,国民党反动派阻挠和迫害,受到日寇侵华的干扰及带来的无尽痛楚,受到教育经费短缺、校舍缺乏等无数困难,可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至今仍让人醍醐灌顶的教育主张。最典型的要数晓庄学校的创办,1926年自家生活窘迫的陶行知怀着“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远大抱负走向乡村,创办了晓庄学校。如果不是对教育救国信仰痴迷的人,怎能有如此百折不饶的精神与毅力。可以这样说,陶先生是广大教育人心中永远的丰碑,他对教育信仰的痴迷和热忱,让身处苦难中的国人看到了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他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献身教育的情怀,为人所同感,为世人所共仰。现阶段对待教育,发牢骚的人不少,真正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不够,教育信仰的缺失是源头。先生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启示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学生“筑梦人”角色,“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习近平语),不能因为工作中的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对当下教育失去希望,而应该深耕自己的课堂,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试想,如果亳州蒙城某校的老师心胸放宽一点,方法再艺术一点,语言再幽默一点,用陶行知先生处理学生打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学生对待老师可能就会是另一种态度,冲突也可能就不会发生。

其次,学习陶先生淡泊名利的奉献情怀。陶先生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是与其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的。读遍《走近陶行知》一书,没有不被陶先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折服的,也没有不被陶先生无私奉献情怀所感动的。关于陶先生无私奉献的情怀,不妨让我们来看看有关他的两则小故事。故事一:1914年夏天,陶行知先生和陈鹤琴一起到美国求学。陈鹤琴进入美国霍斯金大学,而陶行知却因为经济不足,次年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由于陶行知在美国必须靠做工维持生活和学习费用,由此他也成为一个学习生活“最中国的留学生”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在海外靠做工求学的人(后获得奖学金),在毕业后却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火纷飞的苦难祖国,甘愿放弃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且月薪丰厚的职位,致力于“为农民的孩子烧心香”。“据说他的上衣缝有两个口袋,一个装公款,一个装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即使疲惫不堪、饥肠辘辘,他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2013年第9期《看历史》)故事二:一次,陶先生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陶行知经典教育故事》)可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陶先生而言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的口号,确确实实是先生一生无私奉献的光辉写照。

     如今,我们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关注,教育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高度,基础教育的物质条件也已经大大改善,孩子们早已告别了温饱。与此同时,家长们“盼子成才”的心情更加迫切,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多的责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充满着许多新挑战,教育离“人民满意”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立德树人也还没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常态,因此在教育的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怀不能丢。现阶段我们学习陶先生办教育,不再需要去捐献多少钱、多少物,而是有着特定的时代要求。第一,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课堂突破简单的分数制约,成为学生才智成长的地方。如今的思政课堂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首要关注的仍是学生的分数,而不是学生的心智水平与能力,一些教师也以学生“考得好”作为自己“教得好”的依据。不少地方“立德树人”的思政课,竟然也引入了所谓高效的导学单、助学案、先学后教等直面分数的教学模式。在如今大学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再去片面地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的心智水平与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因循守旧、明哲保身的行为,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缺少应有担当的行为。学习陶先生无私奉献的情怀,不应受“分数塑人”的考试困境制约,而应该像陶先生那样,努力发现学生的个性、潜力,并努力培塑学生的特长,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让课堂教学从类似于“优胜劣汰”的竞技体育,真正转换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地方,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地方,成为学生收获自信、教师“立德树人”的地方。第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政课堂受高考等因素的制约,总是习惯于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学生的思想,对学生基于生活实际而作出的旁逸斜出的答案,往往视为异类,时间一久学生的答案也就越来越中规中矩,与此同时其探索品质、求异思维、批判意识也就逐渐消失了,这种胶柱鼓瑟的做法不能不说是一种对人才的扼杀,本应具有变通与求实品质的哲学教师,却成为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的教师。在一个由量的知识竞争向质的能力竞争转变的社会里,如果我们不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解剖自己,把分数的私心去掉,则很难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安徽蒙城某校的师生冲突,如果不追求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哪来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整个事件中的师生对打,都可以看到道德水准的低下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学生无所顾忌、不计后果的暴戾行为,已经失去了中学生本应具有的正常心智,令人瞠目结舌。这都是平时课堂教学中单纯追求分数、忽视人的教育的后果,这样的学生即使取得高分,也没有真正成人。

     再次,学生陶先生求实创新的教育品质。教育创新是贯穿陶行知思想的一条主线,先生认为“第一流教育家”的特征是:“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第一,从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产生看,对20世纪30、40、50年代中国社会实际的认识和思考,是陶先生教育思想创新的源泉。他在美国求学时师从“美国天字第一号思想家”的杜威,他虽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但并不拘泥于杜威的思想,实现了从“教育即生活”到“生活即教育”的创新转变,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杜威博士的最有创造力的学生却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费正清(美国学者)《伟大的中国革命》)。陶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能提升生活品质并丰富生活,生活是教育思想和智慧的源泉,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由此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可见,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从陶先生关于教育的诸多论述来看,先生的思想无不蕴涵着求实创新的品质。“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上述论述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陶氏特色,是对其时教育现象从抽象和教育主张的创新;第三,从海内外人士对先生的评价看,人们无不赞赏陶先生的创新才华与品质。“他创造了生活教育颠扑不破的理论体系,他反对过去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他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并且反对由上而下的‘训’育制度;他主张跟人民学习,跟小孩学习;他主张教职员、学生、校工一律平等,他更主张中国人民大众要过民主生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尤其是对国家民族的正义感与为人民大众谋利,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每一个有良心的人所敬佩。愿他的精神永远生活在每一个活人的心里。”(杨静桐(菲律宾华侨)《悼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布莱恩•库朋(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给重庆社会大学纪念陶行知诞辰110周年大会的电文》)。当然,我们还可以从陶先生创办中国第一家乡村幼稚园、他所践行的小先生制等角度,来感悟先生不拘泥于陈旧既往、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现阶段,广大教师都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大多具有相对成熟而又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我们的课堂仍沿用以往的方式、套路,则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蒙城某校的师生冲突,缘起于学生不愿交试卷且对老师出言不逊,这类学生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形成的原因也是多元的。对这类顽劣的孩子需要我们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新途径、寻求新办法、开辟新路径、拓宽新思路,在反思、改进、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教育的认同感和对教师的亲近感,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之,教师若缺乏求实创新的品质,就会满足于上下课完成任务,难以引导学生生理、心理、思想、智力等方面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由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方法,活跃课堂氛围的方式,创新控制教学进程的程序,引导学生的思路的路径,维护课堂秩序的手段,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途径,用富有开创性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去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概而言之,求实创新是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需要。

   《走近陶行知》一书,我是“越读越感慨,越学越激动”。“现阶段我们应该向陶行知先生学什么”这一问题,我的心中有无数答案。阅读陶先生的教诲,让我不断感叹先生的伟大与崇高。梳理近来以来的中国教育,教育家灿若星辰,但大多都犹如天空中的闪电一划而过,唯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非但未被时间的长河湮灭,相反随着一轮又一轮的课改而显得生机勃勃,在中华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我们惊叹先生思想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就必须走近陶行知,在读的基础上深思,在深思的过程中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提升。果如此,我们就不会发出“现阶段应该向陶行知学什么”的感慨与疑问。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认为:“想到我亲切结识的盖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人,而陶先生实居其一”。陶先生的书有读尽时,但学思却无止境。我们今天学习陶先生,就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就应该努力继承他的教育宏志,让教育服务于国家民族;就应该丰富他的教育主张,让我们的教育助推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