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利用传统节日情境 引领民族文化认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3 点击数: 【字体:

利用传统节日情境  引领民族文化认同

南通市第二中学   王爱琴    

第九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摘   要】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全球化背景下必须引领民族文化的认同教育。为此,可利用民族节日情境,引领学生交流节日感怀,产生民族文化共鸣;展示祖国成就,弘扬民族精神;解读传统节日的内涵,引领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言说传统节日的新创意,引领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觉。通过种种具体、可行、可感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引领学生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发展中国的民族节日文化,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贡献正能量。

【关键词】民族节日   民族文化   情境   引领  认同

 

如今,不少中学生对很多洋节耳熟能详,而对我们自己的民族节日却不甚了解,这提醒我们,在提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必须引领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生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课时的教学中,可以以民族节日情境为依托,促使学生融入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领民族认同教育。如何引领学生,增强其对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呢?我有如下体会:

一、在传统节日情境中交流节日感想,引领学生培养乡愁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见,乡愁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游子走遍四海始终难忘的原点,是民族文化的情感抒怀的题材和主题之一。随着频繁的拆迁,不少原汁原味的村庄已经消失,使得传承中华民族乡愁文化的载体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使得传统节日成为寄托乡愁的更为重要的平台。在民族传统佳节情境中引导学生阅读乡情作品、交流节日感想,进行阅读熏陶体验式教学,是引领培养学生的乡愁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途径。

例如,李老师在教学“文化的多样性”时,登录到自己的QQ空间,点开她写的一篇配有端午节背景图片的随感:《奶奶包的粽子盛满爱》,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诵读这篇端午节随感:端午节是个具有浓厚民族文化气息的节日,包粽子、赛龙舟、念屈原,思爱国。端午节也是个让人乡愁无限的节日。以前,每到端午节时,奶奶总是包很多她老人家特别拿手的长粽子。记得那时,九十多岁、没牙的奶奶教我学会了包粽子时,笑得比我开心。奶奶煮粽子的手艺更是炉火纯青,每次她让我尝的粽子总是恰到好处的又软又糯又香,口感特好。看到我爱吃的样子,奶奶总是和蔼、慈爱而又满足地说:想吃几个就吃几个!如今奶奶已仙去多年,但每当端午节包粽子时,我觉得奶奶的音容笑貌还好似在昨天。奶奶包的粽子滋味之所以让我们难以忘怀,是奶奶包的粽子盛满了对晚辈无尽的爱的缘故! 明天又是端午节了,我那慈爱的奶奶,您在天堂里也包好了粽子,在煮粽子吗?孙女很想念在天堂的您,祝奶奶在天堂的端午节一样有粽子、一样有快乐!

听着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们沉浸其中,不时应和文章中的情境会意微笑。余音弥散,教室里一片寂静后掌声齐声想起。李老师发现很多学生的眼眶中闪烁着泪花,此时整个课堂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对端午节的感受:学生有的谈学包粽子的技巧;有的谈赛龙舟中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的说屈原,谈爱国;有的怀念起小时候老家河边的翠绿的芦苇丛和房屋后面清香而茂盛的艾草,进而谈起端午节采芦叶和艾草的习俗寓意。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老师营造端午节日文化情境,引领学生在交流节日怀念亲人的感想中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民族节日情感文化,促使学生想起血浓于水的亲情、燃起无限乡愁……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同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体验、交流的共鸣中悄然实现。

二、在国庆假日情境中展示祖国成就,引领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人民忠于本民族的心理情结,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如今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他们往往只对自己的小家有感觉,但对祖国这个大家庭的感觉甚少。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爱家爱国的健全社会人,这是家长和教师所共同期盼的目标。利用国庆节日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在整理收集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资料中感受祖国的强大,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陶冶爱国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活动体验式的教学途径。

例如:在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时,临近国庆节。李老师布置了学生上网搜索、整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的活动任务。在课堂上,学生们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年来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军人展现出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得到很多国家认可;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之一,其夫人的外交形象已成为世界外交的靓丽名片,让国人无比自豪。在科技上,中国的“天河一号”领冠世界,蛟龙号完成7000米深潜,中国的航天科技、高铁技术领先世界。中国日益庞大的市场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追逐和拥有的梦想,中国梦、世界梦,追梦之中国越来越强大。

在展示祖国成就的过程中,学生越说越为日益强大的祖国感到激动、自豪。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讨论,探究,归因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祖国取得如此辉煌的重要精神动力。学生在展示、点评、讨论、探究等教学环节的引领下对日益强大祖国的赞美之情、爱戴之情溢于言表。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在国庆假日情境氛围中收集,整理,展示祖国成就的活动容易触动学生体会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辉煌发展,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进而催生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信心和激情。

三、在民族节日情境中解读节日内涵,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商业传媒对洋节的过分炒作,明星热捧洋节的示范效应等因素,使年轻人对不少洋节如数家珍,热衷不已。据调查表明,不少年轻人对本民族节日冷淡的原因,是源于年轻人对民族节日的内涵不甚了解造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利用民族节日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解读民族节日的内涵,是引领学生融入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防止崇洋媚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教学途径之一。

例如:不少中学生情窦初开,对西方的情人节比较追捧。在西方情人节,会有一些学生给心仪的异性同学赠送玫瑰、巧克力等礼品。李老师认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师不能一味打压、管制学生过西方情人节,教师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正常的情感,进行正确的民族文化引领。李老师利用学生对西方“情人节”追捧的热情,寻求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教学的契机和生长点:在西方情人节之际引导学生认识,解读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的内涵,以树立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自信。在开展“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的教学时,李老师选择一则介绍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由来的精美视频,请学生观赏并合作思考,探究:何为真正的爱情?这则视频的主人公牛郎、织女身着民族传统服装,以曼妙的月亮、诗词图片、美妙的民族音乐为背景,演绎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及二人在七夕节极富浪漫气息的相会情境。课堂上学生被视频中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所深深打动。学生在观赏视频的过程中不仅知晓了“七夕节”这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内涵及寓意,进而由“七夕节”传统节日的内涵,合作探究到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情相许、同甘共苦、坚贞不渝;这样的爱情即使天河相隔,也会有喜鹊助其相会的惊喜、浪漫和感人之处。

如此曼妙的民族节日文化视频赏析,解读与探究,不仅使他们了解到“七夕节”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的重要地位;还引导学生端正了爱情观,摒弃了只把恋爱看做是一种时尚游戏的错误观念,使学生减少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增强了对中国“七夕节”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同,自然而然增进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四、在民俗节日情境中探究革故鼎新,引领学生增进文化自觉。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变化、新思想层出不穷。可是有些传统的陈风陋俗还在影响学生。如何防止落后和腐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利用传统的民族节日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何移风易俗、革故鼎新,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带有时代新风尚。这是引领学生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积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途径。

例如,李老师在组织“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在谈及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时,李老师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民众在过“清明节”这个民俗节日时,还存在哪些落后的有危害的陈风陋俗及如何对此革故鼎新,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清明节烧纸钱、“鬼衣”和“家电”给逝去的长辈,实则是愚昧,浪费人力和财力,而且污染空气;有的学生说,有的子女在老人活的时候不孝顺,死了之后,大肆搞祭祀,浪费钱财,其实是一种攀比的思想在作怪。有的学生说,有的市民借清明节祭祖之名,聚众赌博,败坏社会风气,是对先人的不孝、不敬。还有的学生说,清明节那天,公墓附近的路太堵,经常出现交通事故。甚至有学生说,如此过清明节,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等。接着,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过清明节如何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既达到追思先人,又推动传统的清明节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呢?对于这个自己比较熟悉的节日,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交流着。不一会,有人站来说,可以带上鲜花,骑着自行车去墓地文明祭扫,既寄托了哀思、又保护了环境;有的说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登陆自己的QQ空间、微博、微信等平台,制作和发表追思先人的随感、照片或视频,既促进祭扫新创意,还不添堵。还有人建议,利用清明节家人团聚的机会,加强家风建设,减少聚众赌博,既可提升自己,又可教育下一代,还可增强家庭、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学生对清明节文化中的糟粕和危害的分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体会,而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又为学生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清明节这一传统文化的辩证分析,带来创新民族节日文化的灵感和创意。通过谈话、讨论,自然生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树立文化自觉,肩负应有的担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之梦。

    有民俗专家提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生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阵地。”所以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情境,引领学生在交流传统节日的感怀中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共鸣;在展示祖国成就中弘扬民族精神;在解读传统节日的内涵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在节日文化革故鼎新的探究中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在引领学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基础上肩负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贡献正能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