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中莫忘“本”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3 点击数: 【字体:

小组合作学习中莫忘“本”

南通市第二中学 钱美芳

第九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各种学习方式不断推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种辅助学生学习的活动单、导学案、助学案应运而生。但笔者发现,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忽视了教材的学习。有些学生在使用助学案的过程中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教材内容生疏,无意中浪费了时间。有些助学案虽然教师化了不少时间编写,但由于教师分工负责,不同学案中知识前后的连贯性、逻辑性远不如教材来得强。学生学习时若仅仅看助学案不看教材,或主要精力用在助学案而草草看一下教材都不利于吃透教材,举一反三。因此,笔者以为,课改过程中,要恰当处理好教材助学案的关系。不但学会教材内容,还在熟练掌握教材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辅之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学案,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更何况现行教材是新课改推行后使用的教材,新教材编写的思路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是经过反复推敲过的。教材中材料的选用、问题的设问都较科学。教材前后编排的结构性、体系性、逻辑性都较强。因此,忽视教材的深入学习,而仅重助学案实在可惜。当然,教材由于使用的材料更新相对滞后,其材料的时效性没有学案更新及时,我们可以用助学案的这一优势弥补教材的不足。总体而言,在课改中,引导学生用好教材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帮助学生用好教材呢?

首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编写连续的层层递进的问题。

由于学生长期受“讲授—接受”等传统教学方式的熏陶,教师教到哪儿学生就学到哪儿,习惯于在教师的压力下和考试的压力下被动学习,学习的知识学在哪儿丢在哪儿,离开教师手把手的教,学生就感到很茫然。有些学生智商较高,但由于缺乏学习方法,自学能力非常薄弱,让他自学,他会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开始时进行一定的引导,从阅读方法、思考方法、到学习习惯等各个细节进行引导。甚至开始时给学生一个“支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支架”阅读、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如先找出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再根据章目到节到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找出来。根据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可对照学习目标编制很具体的、连续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自己寻求问题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列举一些熟悉的案例阐释所学内容,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案例,看看哪些事例符合,哪些事例不符合,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包括书面资料、网上资料或查询的网址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教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画出关键句子、圈出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寻找所学内容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及时标记。这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自觉地多方面地思考所学内容,从而辨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通过循循善诱,由表及里,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答案。这也有益于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其次,具体的、连续的、层层递进的问题+充分的时间=掌握学习

根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弱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对照学习目标编制很具体的、连续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促使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的同时,要给学生自学教材充分的时间。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各个学生所化时间不一样。安排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学习能力强或弱的学生则各自要花多长的时间。可以在预习相关内容时,弹性安排时间,以使每类学生都有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防止课堂上统一规定多长时间必须完成时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时间多了,对学习能力强的是浪费,时间少了,对学习能力弱的可能又来不及思考。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实效

新的课程改革中,怎样让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实效。这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之一。由于以往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只顾埋头接受知识,不注意学习方法,致使一些学生学习处于低效状态。因此,在课改中,有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实效。这有利于新课堂的可持续推进。

掌握理解记忆策略。这是其一。学习任何知识离不开记忆,以往常听一些学生反映说:记忆的一些内容过不了多长时间全忘了或模糊不清了。这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采取了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没有注重对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记忆时只看到抽象的文本,未注意推理过程。因此,我让学生记忆抽象内容时想一个相应的例子并能熟练说出其推理过程。这样即使原理有所遗忘也可通过具体事例的联想将相关内容回忆起来。

所学知识的保持策略。这是其二。记忆的东西要保持要牢固,要求在记忆时把相关内容有条理地保持在大脑中并且要反复加深印象。根据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因此又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生把新学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识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使学习者清楚新学内容与已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先行组织者在已经知道的知识与将学习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3]因此,在学习新学内容时,让学生自己找出前面已熟练掌握的内容与新学内容之间有哪些联系,新学内容与哪些已学内容是相关的,哪些是拓展的,并用层次网络图或标题纲要法整理出来。在此基础上把相关知识编成一个个问题,在了解知识整体框架时再针对一个个问题写出答案,并想理清相关内容之间联系,这样学习深度就大大提高了。

应用策略,这是其三。应用包括课堂训练、考试中的应用及生活中的应用。各种形式的课堂最后的落脚点是知识的运用。这也是高考的落脚点。这也有利于与高考妥善接轨,使改革中学生的高考成绩也能稳步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新课堂改革成果的巩固和推广,还有利于家长及社会对新课堂改革的认可。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觉重视归纳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归纳出各种题型及答题应注意的技巧。并尽可能使学习知识能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笔者结合探究学习的要求,设计一些课外作业,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如学完价值规律内容后,让学生为收入水平不高的家庭设计一张消费计划表时,学生就提出反季节消费的想法。学完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相关内容后,让学生调查了本地人的总体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之,通过这些课外作业培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实效。

第四,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培养学生“监控”自己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元认知的重要性,心理学家费拉维尔认为,元认识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想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监控,其核心意义是认知的认知。研究者发现,高元认知能力者解决问题的表现比低元认知能力者更好。如果没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一个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就得不到有效发挥。反之,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元认知能力,那么即使一般认知能力不高,也能在问题解决进程中现表得很好,元认知能力弥补了一般认知能力的不足。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要能准确“监控”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要依赖于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监控”的训练。

首先,学会自我提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或为什么做不出。在记忆有些抽象内容感到困难时,多问自己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没理解,还是没学会运用记忆策略,怎样运用记忆策略,学生在解题时可一步一步陈述理由。做错后要进行反思为什么做错,是因为知识的理解错误,还是看错题,学生在用哲学道理分析说明一些材料遇到困难时就让学生根据下列要求自我提问:①看懂题意了吗?②领会提问要求了吗?③明白命题者意图了吗?④找到知识合点了吗?⑤注意回答条理性了吗?在学生解答完题目后,再让他们提问:①我的解题符合题目要求了吗?②还可以有哪些补充?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其次,学会自我调控。元学习须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包括自我制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策略和方法,自我检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所以教师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学生不需要教也能顺利学习,因此,培养学习元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而自我调控首先必须学会自我制定学习目标,传统教学中学生目标由教师制定后告知学生,有的甚至不明确告知学生,而是自己在教学中潜意识地执行,学生学习时心中无目标地跟着老师走,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针对上述现象,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应首先培养学生目标意识,开始时可针对一定学习内容和学生一起商量着制定目标,渐渐地过渡到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教师在旁指导,待学生完全会自己制定目标了,教师可退出,只有在遇到困难时进行指导:如在学习哲学部分时,可先与学生一起研究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和分类目标。在研究了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后再要求学生对具体内容制定目标。目标确定还要考虑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选择安排,时间应考虑机动时间,要考虑执行计划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不断反思,作出合理的调整,确立了学习目标还要根据不同知识不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如针对陈述性知识采取阅读或听老师直接讲授的方法,对程序性知识采取探究的方法。针对要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目标,要走出教室去相关场所如科技馆、图书馆观察和查阅,针对通过实例归纳理论的目标,通过阅读各种书刊,或借助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学习。

总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这将让学生终身受益,也正是新课改的题中之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