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限时讲授”,教师该讲什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3 点击数: 【字体:

“限时讲授”,教师该讲什么?

南通市第二中学 陆雯

第九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当下,教育正在实现由传授知识向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重大转变。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限时讲授”看起来只是表象,但在这种行为层面的背后凸显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限时讲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它并不是限制教师不讲,而是要求教师精讲。每个教师都不得不考虑:怎样在短短的时间内既顺利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把该讲的知识点都讲透彻?实际上就是对“打造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精讲重难点,变“难学”为“易学”

语文教学中的精讲,就是指教师在吃透大纲,抓住重点,把握难点的前提下,审慎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工作量。为了便于学生抓住关键、准确领会讲授内容,“限时讲授”应侧重在重点、难点的讲解,不能轻重不分、主次不明。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对文题的理解就是一个难点: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忘却”和“纪念”在这里矛盾吗?为什么?

在学生理解了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精讲:因为鲁迅“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负累,使他感到十分窒息。而且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我们说好刚要用在刀刃上,打蛇要打在七寸上。实践证明,高效的课堂不是看你在课堂上讲了多长时间,而是看你是不是恰到好处地讲到了关键要点。只要教师善于引导,方法恰当,我们就能在课堂上画龙点睛,打造高效课堂。

二、巧讲生成点,变“苦学”为“乐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路子要依着学的路子,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在这种依学而教思想的观照下,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着动态的、即兴的生成,它具有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线性“教”案,设计灵动、板块式的“学”案。

在教授完《屈原列传》后,大多数同学对结局扼腕叹息,有的还在下面默默摇头。于是,我就请了其中一位同学谈谈他叹息的原因,他说:“我认为屈原很傻,为什么一定要走绝路呢?”对,我脑海中突然闪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屈原不投汨罗江,还有没有其他路可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像他这种人才,完全可以离开楚国,另投他主,在别国施展才华。”另一位学生更加激奋:“如此昏庸的楚王,干脆杀了他,自己取而代之。说不定楚国能从此走上发展的道路。”这时有一位同学耐不住了,举手反对:“屈原投江,其实是殉国,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爱心,爱国到如此程度,怎么可能叛国?这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我认为他唯一的路就是死。”又一学生立马反驳:“好死不如赖活着,他可以不问世事,远离烦扰,过一种逍遥的隐居生活。”

同学们各抒己见,一时争论不下,我顺势也发表了我的看法:《渔父》中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让屈原将自己以死保节的决心作了最终的表白,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

课堂上,要随生而动,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生成,这类生成的资源,或是精彩对话,或为肤浅认识,抑或不同意见等等,教师对此要敏锐地作出判断,建构新的教学资源,恰当地调整教学预案,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提升生成,从而使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联通脉络点,变“死学”为“活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内容都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针对教学内容的这个特点,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在一个版块结束后由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过渡到下一个版块。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 同时在文中又表达了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想要超脱又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的心态。如何将这优美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连接起来,我追加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优美的荷塘月色之景却始终未能驱赶掉作者心中的那份‘不宁静’?到底这‘不宁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发现这个答案已经无法从文本中找寻了,于是我提点学生注意文章最后作者注明的写作时间。学生终于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1927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朱自清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但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荷塘月色》中,与其说他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这时,回头再看看这素淡朦胧的荷塘之景,学生就会体悟到这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调和适中安逸。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至此,可以说我们打通了文章的脉络点,层层递进,引人入胜,使前后达到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各环节间成为密切相连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间的衔接是不可或缺的。

四、激发创新点,变“学会”为“会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故板书不应只是教师的“单边行动”,它应该反映师生对文本的共同理解。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自己对于知识的朴素理解,有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他们有权设计自己的学习板书并得到尊重。

以鸿门宴为例:整段文字矛盾复杂,波澜起伏,情节之间环环相扣。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体会跌宕起伏、一张一弛的故事情节,我让学生自主设计板书。然后选取较好的以屏显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以下就是一例: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伯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整个板书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情节发展,又以“波澜式”的形状表达出情节的跌宕起伏,可谓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这正应验了一句话:你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给你无尽的精彩!

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体验与感悟教学之旅:以学生的眼光去质疑,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以学生的心灵去体验,学生理解处,绝不絮絮叨叨,纠缠不休;学生疑难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卡壳处,层层剥笋,深入浅出……只有立足学生的视角,发现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教学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形成师生互动、心心相印的课堂境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限时讲授”理念的教学要求,简化讲授的内容,提高讲授的效率,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让位于学生的实践探究,激发学生们主体参与和创造的热情,提高学生们语文综合能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