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化学“助学案”的编制之我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02 点击数: 【字体:

化学“助学案”的编制之我见

南通市第二中学     陆正红

发表于《理科考试研究》第10期 ISSN1008-4126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助学案”应运而生。

“助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含考试说明)和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设计编写的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案,是学习目标问题化的载体。助学案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点拨、巩固训练等环节而设计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助学案注重学法指导、知识体系建构,实现了教材向学材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助学案”不同于“活动单”、“导学案”等,助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导航仪”,具有助读、助思、助论、助练、助评的作用。教师以“助学案”为载体,帮助学习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小组个体自主获得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助学式”课堂,“助学课堂”的核心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原来的以知识为基础的取向转变为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的取向,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统领整个课堂的状况,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原来老师 “专属”的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在这里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一年多的实践,对于化学“助学案”的编制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一 梳理自助型

案例1 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是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

还原剂是 电子(或电子对 )的物质。

2.分析下述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 ,具有 性,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CuO+CO Cu+CO2 电子,化合价 ,被还原,转化为 产物。

(2)还原剂 ,具有 性,在化学反应过程

中 电子,化合价 ,被氧化,转化为 产物。

3.常见的氧化剂有

常见的还原剂有

设计意图:此类知识理论性比较强,概念也比较抽象,我们借助“助学案”一方面促使学生去梳理旧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能完成针对性的练习,另一方面驱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已学的知识和概念进一步强化、更新,完善,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运用相关的概念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探究互助型

案例2 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阅读教材61页科学与探究,完成小组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下列表格)

  现 象 化 学 方 程 式 离 子 方 程 式
①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后滴加KSCN溶液      
②上层清液加入氯水,振荡      

思考与交流:

1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考虑实现Fe2+ Fe3+的相互转化分别需要加什么试剂?

2 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Fe2+ 和Fe3+分别表现出什么性质?由实验验证以上分析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类知识通过实验的手段,便于学生操作,现象直观有趣,促使学生乐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激发兴趣。学习小组内根据实验现象,思考原因,萌发组内讨论互助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三 反思师助型

案例3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波,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案例4 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用方程式说明。

案例5 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血红素中含有亚铁离子,补血剂通过补亚铁离子,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那我们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来检验补血剂是否变质?

设计意图:通过此类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提升应用,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点,提升课堂延展空间。

“助学案”不可以照搬硬套,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都应该有不一样的“助学案”,教师要通过“助学案”达到助学的目的,学生通过“助学案”能自学、互学,共同提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