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训诂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8 点击数: 【字体:

训诂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南通市第二中学 郑彧君

发表于《名师之路》第3期

前言:训诂学与文言文学习的关系

汉字训诂学,是“小学”的三个基础门类之一,它是古人用以解释汉字含义的一门基础学科。训诂学,力求用简单通俗直白的话来解释文字或者方言与生字,进而让学习者掌握相应汉字的用法。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不再专门的学习训诂学,但是作为一门学习汉字的基础学科,其中的许多原理对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难掌握古代汉语中使用文字的确切意义。因为随着语言的发展,许多字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有些发生转移,有些发生扩大,有些发生缩小,所以学生很容易对这些字的字义产生误解,而运用恰当的训诂学的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古代汉语字义词义,更清楚的把握字义发展的过程,为文言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讨训诂学原理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学生文言文实词虚词学习效果的提高找到一些新的增强点。

一、巧用“义旁”事半功倍

常见汉字有几千个,如果一个个去死记硬背,且不说能不能准确掌握每个汉字的确切含义,单就花的时间,那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高中学生来讲,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古代汉语,似乎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训诂学中,往往用形近字进行义训,如《说文》 “户,护也”;又如《释名》:“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可见,拥有相同表意“偏旁”的字,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字的含义,而这些字的含义往往一脉相承,因此这些“义旁”,拥有相同“义旁”的汉字它们的含义几乎是可以推测出来的,如果掌握了“义旁”推断的记忆方法来记忆古代汉语,将极大的减少工作量。

比如,古代汉语中“羊”这个“意象”,古代汉语学家臧克和认为“羊,在六畜中占据头等地位,这就为中国古代首先将肯定的感情价值态度投射凝聚到‘羊’身上提供了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①,因此,在汉字里,带有“羊”“义旁”的汉字往往就与“美”、“善”等表示肯定、赞扬的含义有关。如《说文•羊部》:“美,甘也”;“善,吉也”;又如:《示部》“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而事实上,《说文•羊部》中,除了描述羊的种类习性外的所有的字,其余几乎都与“美”有关。

因此,在帮助学生记忆“珍羞”中“羞”字的含义时,可以提醒学生细心的发现其中包含“羊”的“义旁”,因此“珍羞”,解释为“美味”就不难理解了;同样的道理,如理解“義(义)”的含义时,可以根据《说文》:“从我,从羊”的解释入手,“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所以,“義”的本义解释为:“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学生自然也能心领神会了。

再如包含“力”的汉字,往往与“积极向上”的行为有关。《苏教版•必修一》的教材中,有荀子的《劝学》,在没有上课之前,很多学生在解释“劝学”时,往往会误认为是“劝说别人学习”的意思,这就是因为受到现代汉语的影响,而不能确切理解“劝”的本义。

根据训诂学原理,具有相同“义旁”的汉字,往往具有某个共同的含义,《说文》中:勸,勉也。从力雚声,可以引导学生发现, “劝”与“勤”、“努”、“勉”、“励”等意义相关,都含有勉励的意思,所以,学生自然能理解,“劝学”的正确含义了。

而有了这样的一个思考方法,有一次考试中,考到了一句话的翻译:“先帝劭农,薄其租税。(《汉书·成帝纪》)”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正确的理解“劭农”为“勉励农业生产”了,而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以国人之读兹编者勖。”这句话中的“勖”也可以根据这样的办法来推断出来了。

我们在文言学习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现象,汉字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而用训诂学的知识去理解把握这样的规律,加上平时的总结归纳,确实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循意义发展,掌握字义

学生在学习文言词汇的时候,还有一个难点,在于一些字的含义过多,往往没有头绪,靠生硬的记忆往往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一些字,今义与古义相差很大,看似没有联系,难以很好的把握,这样就要求运用训诂学中的原理,从本义到引申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字的含义。

在学习《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时,有一句话“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中的“本”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而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探究”,这个义项给出得较为突兀,许多学生不明所以,如果仅根据机械的记忆,即使学生能记住,也会缺漏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对“本”的训释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本”为指事字。依靠训诂中的“形训”方式可知,“本”的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所以学生能很容易知道“本”的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进一步可以引申为“事物的根基或主体”,如:“君子务本。”(《论语·学而》);再进一步解释为“根源,本源”,如“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而这句话中,“本”的含义就由这个义项活用成动词而来,如此解释下来,学生自然不会忘记“本”的“探究”这个义项,同时也掌握了“本”的其他义项,可谓一举多得。

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字义的发展,而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许多新的知识,而教师在讲授文言知识的时候,遇到有价值的字,不妨多用用“训诂”的方法,更清楚、更准确、更生动地让学生掌握这些字,这样日积月累,效果不容小视。

三、由“互训”原则掌握文言字义

文言文中,有许多字是可以“互训”的,而“互训”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能让孩子扩展知识,更好的体会文言特有的现象,但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对某个字的理解产生疑惑。因此,教师要利用好“互训”这个现象,将必要的知识讲清楚,这样学生才能在其中有所收获。

许慎《说文解字》里就很多“互训”的例子,例如:“老,考也”,“考,老也”;“更,改也”,“改,更也”;“追,逐也”,“逐,追也”;“寄,托也”,“托,寄也”;“奉,承也”,“承,奉也”;“切,刌也”,“刌,切也”;“极,栋也”,“栋,极也”。

遇到“互训”,要跟学生讲解清楚,明白这是文言训诂的一个现象,而适当的记忆,在恰当的时候能较好的理解文言句子。曾经考试考到清代汤之旭的《尹思袁公墓志铭》,其中有一句“当司马公在前明时,……极一时之胜。安荣寿考,世罕与比。”其中的“寿考”的理解,如果知道“考”与“老”可以互训,那么“寿考”解释为“年纪老”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课本中,曾经有学生对“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句话提出了疑问,认为人的头发是黑色的,怎么是“绿云”呢?其实,在文言中,“绿”、“青”、“墨”、“黑”这样描绘颜色的字是可以“互训”的,比如,“绿草”与“青草”我们知道是同样颜色的草,“青丝”与“绿丝”难道就不能同样表示“黑发”吗?

妥善地处理好训诂中的“互训”现象,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是其中蕴含的对文字解释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时时刻刻启发着我们的文言文的教学,仔细去探讨研究,一定会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一片新的天空。

注释:①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213页,1995年2月第一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