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采得五色羽 与子织霓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8 点击数: 【字体:

采得五色羽 与子织霓裳

——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南通市第二中学郑彧君

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第4期 ISSN1003-3963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因此,相应的教学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门道”;再其次,如有可能,则可向“鉴别”放向延展,能对诗词作品评优劣、判高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由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并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为了区别与苏教版必修教材的诗词教学,为了更为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笔者将以上二者结合起来,尝试进行了《唐诗宋词选读》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准备环节:预设规则,生成丰富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唐诗宋词又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笔者试图通过诗歌学习交流会的形式,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确定诗歌作品、寻找配乐、查找资料、合作演绎等,以期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并且逐步培养他们能写、能说、会合作的本领!

评分规则由师生共同商量确定,涵盖“仪态表情、立意内容、语言表达、小组合作”四个方面,每项25分,5分为一档,前三组选手登场展示完毕之后,师生间进行初步交流、尽量统一评分标准,开始打分。其他小组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做好记录,以备点评所需。

以上四项规则在设想之初,就为学生预留出较大的发挥空间,除了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如何将这些内容编排妥当、产生创意形成亮点,就看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秉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他们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取长补短,齐心协力,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成果显著。

笔者观察到不少细节:在展示篇目的选择方面,学生会从朗诵选手的擅长方向来考虑,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在多次排演和多方建议后逐渐成熟;在篇目的背景与理解方面,学生既能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上网搜索相对完备的资料,也能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力求做到完美无缺;在展示的环节里,学生们不厌其烦地演练,配不配乐、配什么音乐、道具上不上、位置怎么站、最后如何致谢退场,事无巨细务必一一到位,力求寻到最终的绝佳方案。在这一阶段中,因为预设规则的开放,使得准备环节的生成出乎预料地丰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充分且有效的提高。

二、展示环节:预设重点,生成亮点

按照诗歌鉴赏的传统教授方法,一般的教学流程是是疏通篇目、介绍背景与作者、赏析作品、其他等等。虽然是以学生合作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以上的重点依旧是不能一笔带过的。基于苏教版必修一到五的教材中系统完备地出现过不少篇目的古诗词,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基本已经意识到并初步掌握到了诗歌作品鉴赏的规律和方法。因此,每个小组都能把握得主以上的重点,并结合自身情况展示出独特的亮点。

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个小组按照既定的顺序依次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成果:有的小组在朗诵环节花了心思,比如见证诗人陆游和唐婉爱情的两首《钗头凤》就由男女生分别诵读,也有小组开篇设置于兵临城下的南宋政府,朝堂之上纷繁复杂的派系斗争,学生饰演的岳飞慷慨激昂一阕《满江红》;知人论世的环节中,不少作者都是学生们所熟识的,因此有的小组也很巧妙地设计成为互动环节,以提问回答、纠正补充的形式替代形式单一的说教;赏析过程中有的小组别出心裁地运用信息技术课上接触到的flash软件,制作了动画视频,动态展示与文本有关的故事;更为特别的是,学生还邀请到了从唐朝穿越而来的“李白”,和他一起畅谈过去与现在、理想和现实......

可以说,由于有了预设,课堂没有失去重点;而透过生成,精彩不断呈现。在预设和生成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不仅要注重教师的预设活动,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也要关注教育的实践力与影响力;不仅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感,让学生在“预设”和“生成”中都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三、评价环节:预设反思,生成精彩

课堂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有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相对于过去按照预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开展讲授式教学来说,研究性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学生需要在课前做比过去更多的预习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探究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又必须面临和应对大量不可预期的、随机出现的问题,能够独立或者合作解决的固然是好,需要教师及时介入、施以援手的也不乏其数,更多的关于得失的思考和对今后学习的改进意见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展示环节结束后,根据预设要求,结合打分依据与相关记录,学生对每组的各方面表现来发表看法,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鼓励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有学生认为太过依赖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关于唐诗宋词的课堂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儿;也有学生认为无论怎样生动丰富的形式,都必须为明确的内容而服务;还有学生谈到自己的表现很紧张不自信,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打造自己;更有学生谈到“下一次”会在哪些环节留意什么、通过某组的表现又激发起了他怎么样的改进措施......以上反思交流后小组汇总,形成文字,展示于班级小组学习活动园地。

笔者随后也进行了相应的点评,以鼓励和肯定大家的表现和反思为主,由衷地希望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收获,从而促进学生获得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形成合作发展、个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预设”和“生成”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转化的特点。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只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关注,让学生在预设活动中畅所欲言,有话可讲,有事可做,有法可想,有所可得,那就是有生成意义的活动,在此过程中预设和生成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总之,“预设”和“生成”共同关注的落脚点都是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试验、活动,为他们创设更大的范围、更自主的方式、更活跃的形式展开活动,才能够使学生构建逐步成熟的认知经验,展现他们无限的发展潜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