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明晰历史 疏导情感 培植理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6 点击数: 【字体:

明晰历史  疏导情感  培植理性

——浅谈历史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南通市第二中学       陈婕

发表于《中学政史地》第6期  CN41-1380

最近,日本政府在钓鱼岛上的一系列无耻行为,激起了中华儿女的愤怒,但在爱国的抗日活动中也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事件。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而使国人形成正确、理性的爱国情感和认识,正是历史教学所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所以在处理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以忽视甚至是牺牲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用以强化知识与能力这一环节。但是最后的收获却是不尽如人意,学生由于枯燥的单纯机械化识记,并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知识,更糟糕的是由于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常常容易形成遇事冷漠或畸形的人生处世态度,最终难以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长远来看,是得是失,一目了然。

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一课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理性爱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是直接将如何处理中日关系的结论教给学生,觉得没必要占用太多教学时间,至于什么是理性爱国、怎样理性爱国、盲目的爱国主义的危害等内容经常是一带而过,最多是通过展示一些近年中日友好相处的资料,而这样的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盲目的爱国主义,因此这一课的教学并未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2011年日本因地震引发了核泄漏,我就听到不少学生说“日本人活该,谁让他们曾经侵略中国”。我想,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畸形的爱国情感的存在,所以当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才会出现种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

每每听到学生的这类言论,我总会感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上的缺失所造成的影响将会十分危险。当然,学生在回答这类历史试题时,都会根据教材上的结论回答,但是那些幸灾乐祸的言论,才是他们头脑中真正形成的情感、价值观,而这将伴随和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一生,甚至是他们的下一代。现在的这些学生正是将来我们国家的接班人,试想如果将来的中国建设者、管理者、谋划者有着这样的价值观,那么不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自己都将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历史教育究竟应当给人以什么?究竟该如何定位?历史教育要“给人以思想(独立,反省,思辨力);给人以眼界(深邃,多维,穿透力);给人以胸怀(博大,宽厚,自信力);给人以情感(向真,向善,审美力);给人以文化(品格,素养,境界,升华力)…”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不可推卸的使命就是要在传承人类过去的过程中,传递人类文明成果,传递人文精神。历史教学的目的绝非是单纯的讲授历史史实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晓历史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培养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勿忘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从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正确的为人、处世。就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句中国人喊了多年的口号,然而勿忘国耻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因此,历史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环节应该是历史教学最终的目标,如果忽略了这一目标,那么即使学生对史实掌握的再熟悉,那也是苍白无力的,仅仅只是机械的存储,并非真正的文化传承。

当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意味着就要淡化基础客观史实的教授。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准确掌握客观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了解了真正的历史,才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史实的掌握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两者都不能忽视,这两个教学目标之间绝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掌握历史史实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真正掌握和理解基础史实。

那么,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才能同时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而不至于顾此失彼呢?这就必须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环节上合理安排与设计。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将绝大部分课时用来讲解教材的历史史实知识。但是,我们忘了自己所面对的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相当程度的思维能力。事实上,历史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教学时间,而且也能够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意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从而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合理取舍教材内容,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凑、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研究透彻,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到位,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合理运用。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单纯讲授书本知识,同样,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师也不能再是一味地强调史实的记忆和掌握。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只是记忆的机器,他们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备人文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当我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教学目标的转变,那么才能够引领着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史使人明智。”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历史,并且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历史和领会真谛,真正地成为历史的传承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