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浅谈师陀《说书人》“助学式”课堂的要义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4 点击数: 【字体:

浅谈师陀《说书人》“助学式”课堂的要义

南通市第二中学 刘海辉

发表于《语文天地》第16期 CN23-1367/G4

【摘要】:“助学式”课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仅以师陀的《说书人》为例,谈一谈自己对“助学式”课堂要义的理解。

【关键词】: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点拨深化

作者简介:刘海辉 邮编:226000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长泰路500号南通市第二中学高中部 电话:13815218301 邮箱:lhh627731@163.com

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的学为辅,这一模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知识的被灌输者,被接受者,而“助学式”课堂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本文仅以师陀的《说书人》为例,谈一谈自己对“助学式”课堂要义的理解。

师陀,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出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说书人》选自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小说写于1939年10月10日,所写故事大体发生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师陀在《说书人》里讲述了一个“说书人”的悲惨命运,孤苦、善良、被弃三方面的叙写,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底层一个苦人的形象。人物形象分析和散文笔法运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我在教授本文时抛弃了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在深度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我再把这些问题加以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一份助学案。助学案是“助学式”课堂的强力支撑,设计助学案时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助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这节课的成败。我在制定这份助学案时设计了“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点拨深化”这四个版块。

“自主梳理”是“助学式”课堂的基础,学生的自主梳理是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以期对文本有初步的把握。这一版块,我整合了学生的疑问,并形成了两个问题:1.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2.散文笔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作者为何喜欢用散文笔法来写小说?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答案,并写在助学案上。“合作探究”是在“自主梳理”上的拓展与深化,它既具有共享性,又具有互助性和延伸性。“合作探究”是在语文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按照“交流、释疑、探究”的基本程序进行的。每组的语文组长主要承担帮助解决疑难,提出拓展性问题和整合组员答案的任务,所以语文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定期对语文组长加以培训,语文组长把组员的意见加以梳理整合,并把讨论引向纵深处,发散思维。“合作探究”的效度是此环节的关键,影响“合作探究”效度的因素有小组建设的水平,学生自主梳理的质量,小组的规模以及语文组长的组织力等。小组应有合理的结构,保证组员间的异质互补;要有适恰的规模,保证组内信息传递的高效及互动的充分;要有明确的分工,保证活动组织的有序,互动的优质;还要有固定的形态(最好是六人一组,围坐),保证成员间最紧密互动。为了保证交流的充分性及高效性,组员在交流的时候可全体起立,此时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展示评价”是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以同伴小组为单位,公开展示学习所获,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课堂环节。其目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强化及学习认识的深化。展示的内容要涵盖学习所获、学习所疑、创新见解等。展示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利用多媒体黑板等工具,也可口述。但学生如口述,最好站在讲台上,此时教师需对学生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进行指导。针对具体展示,鼓励学生互评或启发学生质疑,同时教师要依据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现场评价。如学生在讲到“散文笔法”在文中如何体现,对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声情并茂的加以朗读并分析鉴赏时,我适时加以点评并引导学生之间互评,最终使整个课堂对文本的研读向纵深处发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师陀之所以用散文笔法来写小说,浅层原因是因为散文便于抒情议论,便于直抒情感,深层原因是因为师陀有一颗悲悯之心。“诗是他的衣饰,讽刺是他的皮肉,而人类的同情者,这基本的基本才是他的心”。①对学生的评价,真切性是基础,课堂评价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融为一体是关键。此环节教师需使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同学须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敢于展示,勇于展示,通过展示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一些“学霸”则要适当的加以限制,避免出现“风景一边独好”的局面。“点拨深化”是四个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助学式”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差异就是助学式课堂使学生彻底变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的参与程度得以最大化的体现,使学生彻底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相对的局限性,由于知识面的原因,他们很可能对文本的理解还不是深刻,可能仅仅浮于表面,此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深化。例如,我在点拨深化时就讲到了师陀的“荒原意识”。师陀心中的“荒原意识”来源于他的飘泊无定的生活,来自于他对废墟般的时代景象的感受,更来源于他的破败的被时光遗忘了的家乡原野和生活在其中的“故乡人”的生命状态。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助学式”课堂,我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常态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反省自我,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助学式”课堂,既充满生机,又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①刘西渭《读里门拾记》 (《文学杂志》第一卷第二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