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发表论文

有效利用助学案 巧妙点拨显功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4 点击数: 【字体:

有效利用助学案 巧妙点拨显功效

南通市第二中学 刘琴

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第12期 ISSN1672-1128

助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含考试说明)和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设计编写的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案,是学习目标问题化的载体。助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导航仪”,具有助读、助思、助论、助练、助评的作用。它是相对于教案来说的,教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准备的教学方案,以教师为中心。助学案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点拨、巩固训练等环节而设计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助学案注重学法指导、知识体系建构,实现了教材向学材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助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分析和解答都是需要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从而提高助学案使用的效率。

一、反客为主,躬逢真知

助学案,通常是由教师设计制作,用来辅助、帮助学生的。当学生接触使用一段时间后,已经对助学案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选择了一篇学习目标突出、难度适中的诗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完成一份助学案。汇报展示阶段,一组的设计片段如下:

本诗(《雨霖铃 柳永》)中选择了哪些包含送别之时不舍之情的意象?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过或者读过的诗词中,还有哪些含有送别之时不舍之情的意象?读过原诗,第一个答案一目了然——柳(音同“留”)、长亭。第二个问题稍加回忆与思考也能说出一二,如秋(“一别心知两地秋”),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可以说,这个助学案不仅关注到了“诗歌意象”这个学习重点,还进行了有效的知识回顾和迁移,应该说是成功的。

但是,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人事如何变迁,不管是古风雅韵还是唐诗宋词,情感遭遇和人生慨叹是古今共生、你我皆有的。而以上感情的抒发往往会借助于意象,因此对意象合理整合和适当拓展是必要的。

经过笔者点拨,该小组在助学案此部分中增加了第三个问题:请写出以下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含义,并举出相应的例子。

此处列一举并附上答案:

梅花:

迎霜绽放,敢为人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凌寒不屈,顽强傲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ƒ高洁脱俗,孤芳自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④隐逸高士,清净无争。(“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

⑤清冷淡雅,霜雪美人。(“好睡慵懒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苏轼《定风波红梅》)

⑥春之使者,传情之物。(“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王安石《梅花》)

如此一来,学生由助学案的使用者变为助学案的设计者,在教师的点拨与帮助下完善助学案,就是最好的学习途径之一。

二、层层剥笋,始见面目

备课组提供的《记念刘和珍君》的助学案,其中主备老师设计的“自主学习”部分的第一个问题是:“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这个问题对于一向比较忌惮现代文、尤其是公认文豪——鲁迅的文章的学生而言,确实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于是,笔者带领着学生,将这个大问题逐层分解为三个小问题:

程君是谁?2、程君为什么觉得有作文的必要?3、程君为什么要请求鲁迅学生作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助学案“知识链接”“背景介绍”板块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程君就是程毅志,是和刘和珍、杨德群等一样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进步女青年;从程君的身份与她和鲁迅间的对话可知,她希望能有人“写点什么”让刘和珍等人的事迹被更多人知道,这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真相的尊重,同为爱国青年的她当然希望同袍的鲜血没有白流,希望能够感召更多的志同道合人士;原文第一节“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此句不仅印证了第一个答案,而且直接回答了第三个问题,因为刘和珍的尊重和推崇,所以希望能由她心目中的最佳人选——鲁迅来完成,不仅如此更由于鲁迅在当时文坛、乃至整个社会的重大影响力与一定的话语地位,由他来写这篇“记念”的文章才能真正告慰死者、唤醒民众,警醒后人。

如此这般,将思维跨度较大、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进行逐层分解,如同抽丝剥笋般,深入浅出、化繁为简,降低了主问题的难度系数,成功走向核心关键,问题最终迎刃而解。

三、搭建模型,灵活运用

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情况下,学生是“不会”答题的,究其根本原因是逻辑不清、层次不明,语言组织能力不强。

助学案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请赏析“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关于“赏析”,课标里这样表述: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理想和现实却是有一定差距的,实际答题时学生往往会简单“翻译”一下文句,然后套用一些“好处”。“赏析题”(也可以表述为“用意”、“好处”、“理由”)是高考中命题次数最多的题型。据统计,2004-2010年这7年中,江苏卷文学类文本板块共考过24道题(不包括最早的选择题、理解题),其中考“作用”的题有11题(含探究题)。用来考“作用”的材料十分丰富,从“内容”角度看,可以是用例、感受、场景等,从形式角度看有对比、比喻、拟人、问句等。“作用题”命题角度十分灵活,可以分别从“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角度来考查。

显然,“赏”的前提是“析”,笔者将此题分解为三个具体步骤:1、内容分析;2、艺术手法;3、情感作用。按照这样的答题步骤可得知:“青山”一句描写了莺莺送别张生时所见深秋郊外黄昏之景,借此景抒发内心无限惆怅与深挚眷恋不舍。

此类题型,首先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在读懂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分析,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做适当的积累,比如对于常见艺术手法及作用方面的术语,更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考生对文意的把握,形成一堆可以用来作为答案的基础材料,并尝试分点答题,调动知识积累和能力技巧。

一份好的助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助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助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