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教学别忘接地气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2 点击数: 【字体:

教学别忘接地气

——积极挖掘南通地方生物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南通市第二中学   高春燕

省第六届“行知杯”征文三等奖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生物学科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根据南通地区特点,社区、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与现代视觉影像的联系,探索地方的、学校所在的社区、学生所在地的本土资源,使学生的生活进入生物学教学,使之适应本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     生物教学    科学素养     学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总是会问这样那样有趣的问题,有的与书本内容有关:“老师,为什么吃了荔枝会上火?为什么有人喝了牛奶会拉肚子?为什么有人吃了水果也拉肚子?”这时,笔者微笑着指出是糖类家族中的果糖和乳糖在捣鬼,然后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一天下课后,一个女同学问了一个问题,看似与本节课内容毫无关联:“我们家最近常吃一种中药味很浓的菜,用来炒毛豆,听说有清热去火的功能,你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笔者就动员学生一块查资料,原来这是蘘荷,又叫野生姜,属于姜科。这些有趣的问题都能成为生物的课程资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从教育研究学者到普通的中学教师都越来越意识到课程资源的重要性。高中生物教学涵盖的内容广,知识外延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资源还在不断地更新。作为课程资源一部分的国家课程资源,因为其内容的时效性、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位教师的需要,与本地区生活、社会、自然的联系也常常出现脱节现象。另外,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强烈要求老师们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授课模式,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因为课程资源观的欠缺或其他原因,仍然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周围大量的课程资源进入不了他的视野,更不用说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一方面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继续单调枯燥、机械灌输;另一方面又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闲置与浪费。因此,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具有南通特色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资源观,用接地气的地方资源丰富课堂,建立一个生态化、人文化、信息化、地域化的教学课堂并进行研究推广,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其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除了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外,还强调了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科学教育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来促进人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以罗杰斯首的人本主义学说认为,学生们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潜在能力,只须设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真正良好的教学设计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属于他们自己的真理与智慧。所学教材如能满足学习者的好奇心、或能提高他们的自尊感,他们就会乐于学习。而且,教材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自由增进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才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生活目的(如升学或就业)。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每个学生的条件,尽量在教学要求上,使每个学生皆能获得成功多于失败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皆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从而减少学校教育上的威胁气氛,以利于学生的学习。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教学评价的目的也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到如何改进自己,将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力的成长。

从国外地方课程的研究现状来看,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形成了将国家课程的稳定性同地方课程的可变性有机结合的整体机制。无论是英国的实物材料辅助教学法,美国的“地方资源目录”,日本的“综合学习课程”,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还是两套课程标准,都是在充分考虑到了地方资源多样性对各地教育发展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地方课程模式。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优化了有效课程资源的应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教育发展水平的地方差异性。不过国外的地方课程资源的应用一般是以自然或人文的实际环境为主,对思想、信息、理念、习俗等非实物类的隐性地方资源的开发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方式方法。至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西方相比可以说是刚刚起步,有着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内涵、重个别而轻整体等的种种弊端。大量对教育教学十分有用的地方课程资源被忽视或滥用,使得目前地方课程资源的整理利用并不尽如人意,特别在生物、化学这些理科课程的地方资源应用方面更是经验不足。必须在充分研究地方课程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相关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将其与国家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才能算是真正的地方课程资源。

从2001年6月开始,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发,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此次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达成这一系列目标,纲要中进一步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因而,应倡导生物教师自己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对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相应教学理论的研究较为重视,而对地方性生物课程资源的研究却还十分薄弱。根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调查表明,缺乏课程资源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障碍,而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平时的教学实践少有涉及。笔者所在的南通地区,有着诸多可供利用的丰富资源。南通于1905年建成我国第一座博物苑,首开我国文博事业先河。一个世纪以来,十多座国内独一无二的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在濠河周边先后建成,形成环濠河博物馆群。南通因此被誉为“中国博物馆之城”。

在博物苑里,不仅仅有南通地区的动物、植物标本展览,还建立了 “药用植物坛”,能够对南通地区的珍稀或有观赏性的药用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南通市港闸区中国菊花保种基地,可是全国四大菊花基地之一,每年都有珍贵的菊花品种被培育出来;南通市政府已经制定“军山自然生态保护区”规划方案,并逐步实施;南通如东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为如东带来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如东拥有国家级的港口——洋口港,拥有106多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140万亩的广袤滩涂,海产养殖面积达61.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生产基地、全国最著名的河蟹育苗基地;南通薄荷厂利用本地薄荷生产的白熊牌薄荷油、脑具有“亚洲之香”的美称;在南通市通州区,不仅拥有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腐乳,还有中国啤酒十强企业——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南通地区物种资源丰富、酿造业发达、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再加上日益崛起的环保型企业……把这些地方资源经过优选后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必将能更好的达成课程目标。生物学本身就是研究自然界中百态生物的一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更接近于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实际,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要让生物教学回归学生生活,成为学生生活,地方课程资源对生物的教与学就显得特别重要。因地制宜,广泛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不管多么理想的课程改革蓝图也很难实现。所以,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是当前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在南通地区也已经有部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诸多的应用探索,譬如在高中生物选修一的“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这一课题中,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就充分利用港闸区的葡萄园这一资源,组织学生与种植户访谈了解葡萄的品种及制作葡萄酒的注意点,学生们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石港中学的老师们在“腐乳的制作”课题中积极主动的联系了新中腐乳厂的领导及技术人员,带领学生制作腐乳,了解实验室制作和实践生产中的制作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中安排的内容可拓展可提出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书本生物知识和在生活中的生物实践内容的脱节会影响其生物素养的提高和深化。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生物学科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根据南通地区特点,社区、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与现代视觉影像的联系,探索地方的、学校所在的社区、学生所在地的本土资源,使学生的生活进入生物学教学,使之适应本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加强高中课程建设,对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校和教师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都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生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以及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的推动作用,一句话,教学还需接地气。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