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豪华落尽见真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6 点击数: 【字体:

豪华落尽见真淳

——浅谈平实语文教学

南通市第二中学 顾丽

省第六届“行知杯”征文三等奖

【摘要】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浮华的风气。强调形式,忽略语文本真的课也随处可见。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煽情的语言泡沫,浮夸的设计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关键词】

平实、虚华、煽情、浮夸

【正文】

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多彩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更活跃了,老师们也更加重视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百花齐放当中,我们也看到了渐起的浮华之风:滥用的媒体样式,变味的课堂讨论,矫情的课堂反应,杂乱的课堂形式……这一些都让我们不禁反思,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去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一堂回归语文本体的课;一堂富有教育价值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①撇去浮华泡沫,回归平实语文,才是我们应该去走的路。

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获得文化知识,学会正确运用语文工具,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何为平实?所谓平实就是平易踏实,就是朴实无华。而平实的语文就是踏实的语文、朴实的语文。简单的说,回归平实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的基本规律,教授基本、实在、易于学生接受、利于学生应用的语文。

撇去虚华的内容泡沫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讲解《陈情表》一文。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孝”做了深入的挖掘。比如:文中的“孝”,古代的“孝”,现代社会的“孝”,你所理解的“孝”等等。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很多阅读材料。学生也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课堂很热闹,看起来也很充实。但是,上完课后一想,这篇文章给丢到哪去了呢?我们希望从这篇文言文中学习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人文主题“孝”啊?大纲中要求学生去掌握的一些实词、虚词的理解、一些句式的把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的技巧都给一带而过甚至抛之脑后了。学生学完后也很茫然,到底这节课是思想课还是语文课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改后,我们有一阵恨不得要推翻了语文的“工具性”,总觉得如果再强调字词、句式、标点,那就是落伍了,跟不上形势了。我们应该在人文主题和艺术性上多一些深入挖掘。但是,随之而来的情况呢?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学生作业上的基础性的错误越来越多。紧接着就发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也一样在弱化,并没有因为我们把课上得更“艺术”,强调了“人文性”就更强。

“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的这句话非常具体的点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何谓“语文”?那就是语言和文字。简单的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那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因而,仅把眼睛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用人文话题的学习来代替对语文本身的学习”,这显然是不符合语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的。

曾有一个学生毕业后要考公务员,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打电话来问我:“老师,‘一桥飞架南北’后面一句是什么?”我说:“不是‘天堑变通途’吗?你以前的高中课文《水调歌头.游泳》中不是学过吗?”

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老师,我只记得高中曾经学过,只记得你当时神采飞扬的介绍武汉长江大桥了,其他的,嘿嘿……。”我听了这位学生的话猛然意识到,以前上课时总是喜欢讲学生爱听的奇闻轶事,偶尔还喜欢借题发挥,而语文真正需要学生踏实掌握的东西,我有没有落实到位呢?优美的语言、特别的意境、深邃的情感甚至一些背景的介绍固然有必要,但是,语文该给学生留一点扎扎实实的东西,留给他们一些可以让他们反复咀嚼、受用终生的东西。

“语文就是语文,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规律。” ②撇去虚华的人文泡沫,扎扎实实的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听,就要训练学生能够抓住语言中的关键性词语,会听话、听懂话;说,要训练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简洁、清晰、流畅、得体的表达;读,要让学生能够体会体验语言之美、意境之独特高远,美文要能熟读成诵,成为他自己可以运用的东西;写,要训练学生掌握书写要求和规律,学会生活中的应用语文。只有这样,语文才能有真切的落脚点。

二、撇去煽情的语言泡沫

上《亡人逸事》,泪流满面;上《阿Q正传》,笑成一团……这样的课,我相信不少老师都看到过。不是孙犁的文章不感人,不是说阿Q不可笑,但是,一堂课必要的严谨和节制,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悲伤有度,快乐有节,这才是课堂所需要的节奏和紧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语言尺度把握不准。煽情过多,理性不够。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那么语文课需要怎样的语言呢?我觉得首先,应该是要有文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胸中有沟壑,语中必自显,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养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体现出来的。不说出口成章,但是典故信手拈来,举例新鲜生动,比喻恰当经典,这都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素养。华中师大教育学院郭元祥老师在《面向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曾经说过:“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如果一个老师能够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把语文课上得纵横万里,激情飞扬。被这样的老师,被这样的语言所吸引的学生自然深入的走进了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之中,完全不需要矫情的哗众取宠。

第二,应该要准确简洁。伏尔泰有一句名言:“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教学语言要力求简明得体,干净利落,切中要害。比如课堂的提问,表述准确简洁,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曾经听到海安一位老师上的《老王》。语言朴实诚挚,紧紧扣住文本中的“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用“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的提问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发现无论是作者杨绛还是车夫老王都各有各的不幸。然后用“都为不幸者,又为何愧怍”,引发学生反思“生而平等”的现实意义和“灵魂互暖”的社会意义,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就用几个提问,简洁明了,思路清晰,引导和组织着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解读,并且不局限于文本,突破了一般的问题层面,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反思。课上得有难度、有深度但又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第三,要有理性和真情。过度的虚假和夸张,学生都是厌恶的。这样上课无疑就是一种欺骗。在语文课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从真文真情真意出发。真挚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共鸣。师生都说自己想说的话,那么师生和文本间的情感交流才会是真实有效的,而这堂课才会是一堂真实有效的课。

何为“真文真情真意”?在教授《渔父》一文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就课文中提及的两种人生态度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往,老师们总是喜欢把学生往我们所认为的积极向上的那一种人生理想上引,但效果并不理想。我没有做引导,让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执拗的选择屈原式的矢志不渝,坚持理想,也有学生选择了渔父式的随性而至,与世沉浮。

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有些东西必须坚守,不能够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有时候为了理想和原则,甚至生命也是可以舍弃的。虽不说舍生取义,但是正确的难道不应该坚持吗?”面对着这样纯粹的回答,面对着这个我都没有办法回避的反问,我也有一种手足无措。

也有孩子说:“一己之力无力回天,在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为什么不保存实力,为什么要做一些无谓的牺牲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仿佛也在这样的话语中寻求到了一种解脱。是啊,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世人,但求无过而已。

总结时我说:“其实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活得非常的纯粹,非对即错,有时候外圆内方也不吝是一种很好的生存方式。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生存,与外界接触少一些棱角就可以少一些疼痛,而内心多一份坚守,就可以多一份执着和勇气。渔父和屈原各有各的坚持而已。”学生也似有体悟。这样的课正是因为有了理性和真情,在文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对人生的真诚探讨,不仅深入的理解了课文,也让我们所有人都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三、撇去浮夸的设计泡沫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做出的精心安排。但是,我们看到如今的很多课堂设计却逐渐变成了媒体展示、才艺展示,这样的课学生要么上得眼花缭乱,要么上的热热闹闹,要么上的僵硬不堪,但同样都是收获甚微。

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总是从“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目的”入手,对课堂进行整体的安排。同时,因为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课堂也存在随机性,因而它又具备一种灵活性。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能够兼顾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同时又要能够灵活机动,对各种课堂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随时调整。于是,预设好的过多过繁杂的媒体展示往往就成了制约课堂随机生成的重要因素。有些老师为了把学生的活动“配合”自己的多媒体,甚至不惜牺牲学生的正确回答或者是灵光闪现。

曾在一次交流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讲解的《十八岁及其他》。文章是台湾作家杨子写给儿子十八岁的生日的,对于成长中的少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设计:让孩子们说一说想对父母亲说的话。这个设计非常的切合文本,也是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特别是孩子们说的话无论对错,老师都可以站在文本所要求我们的“平等、真诚的去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我们对这个设计的效果非常的期待。孩子们写的很认真,讨论的时候也很热烈。我们听到孩子们很多都在讨论如何让爸妈不再把自己当成孩子,如果让他们认识到平等真诚的重要,我们对此也很感兴趣。但是,当孩子们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显看到老师有一些失措。她极力的想要把孩子们的回答往爱和尊重上引导。我们有些奇怪,学生也有些失望和泄气,课堂的气氛陡然沉闷起来。果然,老师的PPT一展示,首先就是“爱和尊重”。学生的眼神掩饰不住的失落。即使后面老师对这一话题也做了弥补,但是因为学生的体验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再也没有能够回到一开始的那种气氛中来。为了这样的设计,强制的牵引学生,强迫学生往自己的预设上走,这样的多媒体不要也罢。

另外,快板课文、才艺展示、辩论会、采访等等多种形式在语文课堂中也经常出现。做这些设计的老师认为这些形式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价值,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活动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时,参与者只能是学生中的极少数,大部分的学生成了旁观者。我们经常会看到台上热闹,台下走神的情景。

我们说成功的教学设计,不是以花样繁多、形式新颖而精彩,不是以设计技巧的高超而取胜,而是以能促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乃至于去相互碰撞而获得肯定。撇去那些浮夸的泡沫,教学设计可以是平实的简朴的,但只要老师对文本能够吃透,能够站在高处全方位把握,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设计就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就不会让我们感到浮夸打凿的痕迹,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曾经听过一位老师讲解《肖邦故园》一文。多媒体课件制作得非常简单。只有四幅画,肖邦故园的春夏秋冬四景,还有就是四首肖邦的钢琴曲来配合这四幅画面。上课之前,学生就已经沉静在了肖邦C小调夜曲中。整个上课的进程中四首歌曲、四幅画面、课文中对于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描写交替出现,营造了优美浪漫深沉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对肖邦故园的景色充满神往,对肖邦的音乐充满了喜爱和好奇,那么也就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了较难的对于肖邦精神家园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巧妙的利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文本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和安排,真正让多媒体成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喧宾夺主。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学生所喜欢的和需要的。

其实,撇去泡沫,回归平实,说起容易,做起难。越是平实的课堂,越需要老师充分的知识积累和精心的准备。一节平实的语文课,不仅要能够吸引得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平实绝不是枯燥,同时还要能够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到东西。它可以简单但应该足够有用,它可以质朴但应该足够精巧,这都需要老师在自身素养的提高上多下工夫。课改给老师很多的机遇,很大的舞台,但是展示自己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语文的本真。

【参考文献】

1、林晓云 《好的语文课必定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课》(《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第4期)

2、周学英《略谈语文课的语文本色》(《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年第9期)

3、杨再隋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01期 )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