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加强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6 点击数: 【字体:

 

 加强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

                                                                      南通市第二中学       顾玲玲  

市班主任优秀论文竞赛二等奖

    在学校里,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有的顶撞老师,经常迟到;有的迷恋网络,偷拿钱物;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早恋,甚至离家出走……教师在他们身上花了很多精力,但收效甚微。问题学生成为教师心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同时,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已经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应从学生接受的教育入手。

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模式,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对学生产生直接作用的显性教育[1],还因为它们在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问题,必然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同时,它们之间结合的好与坏、融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校园能否和谐发展。

  • 家庭教育不到位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课,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形象地说,家庭教育好比树木的根须,供养着教育的树干、枝叶和花朵。”[2]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的问题学生,大都可以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

  • 家庭教育过严,缺乏民主氛围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也在提高,但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头脑中存在望子成龙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往往缺乏耐性孩子稍有怀疑或过错,就棍棒相加。这样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阴影,使孩子的心理产生偏差,成为问题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有的脾气暴躁,经常以自己的拳头来解决问题,以显示自己的能力;有的则性格懦弱,做事没有主见,没有是非观念,成为人见人欺的“受气包”。前几年,北京的一个16岁的孩子因忍受不了家庭压力,残忍地用菜刀杀死了都是大学名教授的父母。法庭问杀人动机,这个孩子说:“是因为我父母亲到临死前,仍不知道我究竟需要什么。”

  • 家长的溺爱和纵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而来,家庭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是家长一味溺爱和纵容的结果。现在的一些家长怕孩子受苦,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当、合理,努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让孩子误以为家长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从而,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进取心缺乏,逐渐成为品学不良的问题学生。

三)家庭及社会生活变化出现的新问题

目前我国的家庭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现在的学生以及家长、老师,大都是独生子女(有人称之为“三独”),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出现的一个普遍的难题。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3]。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二是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电脑、电视普及,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学习方便,却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三是我国离婚率逐年增长,单亲家庭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父母的矛盾和离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更有甚者,对于孩子互相推让,拒绝抚养,则是对孩子更致命的打击。四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数量也大大增加,隔代教育也随之大量出现。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造成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

  • 学校重智轻德和部分教师教育不当

学校教育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力教育方式。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一个孩子从入学那天起,就身处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问题学生的形成与学校教育不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 学校办学思想有偏差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受到中考和高考两根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经常在不自觉中走入“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泥沼。这样使得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的不自信,更加的自卑,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继而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形成更加让人担心的隐患。学校和教师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就会对问题学生做出比较负面的评价,进而影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还会强化问题学生消极的自我概念

   (二)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有些教师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民主作风。他们把学生的所有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认识问题、是非问题,好像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对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有些教师自己非常爱面子,却不给学生留一点面子,说话非常尖刻,几乎让学生无地自容,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些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导致恶性事件的出现。例如江苏无锡、广州化州等地出现的“伤师”或“弑师”惨案。同时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

  • 加强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5]因此要用联系、合作的观点来对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两者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减少问题学生的出现,进而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一)建立家长委员会,实现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参与办好中小学校(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及老师推荐,学校行政研究决定后聘任。这些家长有的教子有方,家庭教育出色;有的热心支持学校工作,密切配合教师;有的综合素质较强,在家长中有一定的威信等等。然后,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去影响全体家长,缓和家校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实践证明,在解决某些问题时由家长委员会出面比由老师出面事半功倍,其结果是加强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经常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让家长看到教师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用真情换真心,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家长会是促进学生家长与学校和班主任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有效渠道之一,也是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教育普遍采用的形式。所以,班主任要开好家长会,让它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学校向家长展示人才培养的最好“窗口”,学生向家长汇报的最好“舞台”,当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目的和行为一致时,家与班级、家与学校的和谐关系也就形成了。

   (三)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创举。它对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家教水平、家教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素质的参差不齐,家庭教育思想的落后、方法的单一,隔代教育的增多,需要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上的培训。家长学校的普遍建立和家长教育的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些校长说:一个学校一千名学生,办好家长学校,就等于培训了两千名不占编制的辅导员。许多家长学校挽救了一批问题家庭和问题学生。同时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和谐的校园建设将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家庭和学校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才能从很多方面避免问题学生的出现和增加,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有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才谈得上和谐学校的建设,和谐校园才会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陆宪峰.构建良性家校合作 推动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29-130.

[2]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睿智的父母之爱[M].罗亦超,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2-3
[3]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2,01:6-11

[4]丁慧琴.家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2,02:59-61

[5]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