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一元二次不等式应重视三问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5 点击数: 【字体:

一元二次不等式应重视三问题

南通市第二中学    丁建国

发表于《中学课程辅导》第3期  ISSN1992-7711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不等式模块中的重要内容,是高考数学中C级考点。我们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不仅要理解它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还要重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数这三个问题,注意其中所蕴含的重要知识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它的学习要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恒成立、含参数这三个问题作个阐述,以享大家。

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设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为 ,则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为 ,该解集实质是二次函数 时对应图象 的取值集合;而 的解集为 ,实质是 时对应图象 的取值集合。故我们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常常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对应二次函数图象来进行。

例1. 解不等式:(1) (2)

解析:(1)令 ,由

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时,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2)令 ,由

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时,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注:1.利用三个二次的关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种常用方法,其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

2. 从另一角度讲, ,  由 ,这两数将数轴分成三段,从右往左  每段的两因式 的符号依次为全正、一正一负、两负,则当 时积为正; ,同理得两数之外积为正。由此推广可得解分式不等式、简单高次不等式的一种方法——穿根法。将分式不等式化为一边为0,另一边化为积或商的形式如 (注意 的系数通常化为 正),求分子、分母的零点为 ,并按大小在数轴上标出,然后从右向左从上往下穿(如图示)得分式的符号为正的解是

例2. (1)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2)若不等式 的解为 ,求 的解。

解析:(1)由不等式 的解集为 知,

3和4是方程 两根,且

所以 ,解得,

(2)由不等式 的解为 知,

是方程 两根,且

所以 ,解得,

所以 可化为

评注: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可推知 的符号及方程 的两根。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思维过程不同,这是逆向思维过程。

例3. 解关于 的不等式:

解析:若 ,则不等式为: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注: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必须分类讨论。本题首先根据 进行一级分类,在对 时两根 大小关系进行二级分类。特别提醒,在若 时, 开口向下,且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应为两根之外即

例4.(1)求函数 的定义域;

(2)已知 ,则 的子集个数为           。

解析:(1)由

所以所求定义域的定义域为

(2)

,有子集 个。

评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应用常常体现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化简集合等问题之中,故熟练正确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基础。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根据所给区间常见两类,一是在R上恒成立,另一个是在某区间I上的恒成立。

例5.

(1)若对于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得, 在R上恒成立;

,     。

(2)由已知得, ,对于 恒成立,

二次函数 开口向上,对称轴

,则有 ,解之得

,则有 ,解之得

,则有 ,解之得

综上, 的取值范围

评注:有关恒成立的结论有:

1. 在R上恒成立

2. 在R上恒成立

3. 在区间I上恒成立 (若 不属于值域时可取等号);

在区间I上恒成立 (若 不属于值域时可取等号)。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含参数问题

在解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含参数问题时,我们常用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主元法、分离变量、转化的思想方法。初学时要注意学习、积累、掌握这些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例6.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

时,不等式 恒成立

等价于 恒成立;

等价于 ,其中

,则 上递减,

评注:令 ,则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等价于 。在求 时须对对称轴 与区间 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形讨论。但本例中采用分离变量法,回避了这种复杂的分类讨论,解法十分简洁。

例7.若对于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问题等价于 恒成立;

,则 上单调连续,

,即 ,解之,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评注:我们通常把不等式 看做是关于 的不等式,但在这里却看做关于 不等式(反客为主了),从而使得解题十分简便,这种方法是主元法。

例8.设 ,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

则零点为 ,抛物线开口向上,有图像可知

 

解之,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评注: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通常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零点问题,结合图象再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应重视三问题

丁建国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不等式模块中的重要内容,是高考数学中C级考点。我们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时,不仅要理解它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还要重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数这三个问题,注意其中所蕴含的重要知识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它的学习要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恒成立、含参数这三个问题作个阐述,以享大家。

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设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为 ,则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为 ,该解集实质是二次函数 时对应图象 的取值集合;而 的解集为 ,实质是 时对应图象 的取值集合。故我们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常常结合一元二次方程、对应二次函数图象来进行。

例1. 解不等式:(1) (2)

解析:(1)令 ,由

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时,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2)令 ,由

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时,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注:1.利用三个二次的关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种常用方法,其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

2. 从另一角度讲, ,  由 ,这两数将数轴分成三段,从右往左  每段的两因式 的符号依次为全正、一正一负、两负,则当 时积为正; ,同理得两数之外积为正。由此推广可得解分式不等式、简单高次不等式的一种方法——穿根法。将分式不等式化为一边为0,另一边化为积或商的形式如 (注意 的系数通常化为 正),求分子、分母的零点为 ,并按大小在数轴上标出,然后从右向左从上往下穿(如图示)得分式的符号为正的解是

例2. (1)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        

(2)若不等式 的解为 ,求 的解。

解析:(1)由不等式 的解集为 知,

3和4是方程 两根,且

所以 ,解得,

(2)由不等式 的解为 知,

是方程 两根,且

所以 ,解得,

所以 可化为

评注: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可推知 的符号及方程 的两根。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思维过程不同,这是逆向思维过程。

例3. 解关于 的不等式:

解析:若 ,则不等式为: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不等式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评注: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必须分类讨论。本题首先根据 进行一级分类,在对 时两根 大小关系进行二级分类。特别提醒,在若 时, 开口向下,且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应为两根之外即

例4.(1)求函数 的定义域;

(2)已知 ,则 的子集个数为           。

解析:(1)由

所以所求定义域的定义域为

(2)

,有子集 个。

评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应用常常体现在求函数的定义域、化简集合等问题之中,故熟练正确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基础。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根据所给区间常见两类,一是在R上恒成立,另一个是在某区间I上的恒成立。

例5.

(1)若对于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若对于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得, 在R上恒成立;

,     。

(2)由已知得, ,对于 恒成立,

二次函数 开口向上,对称轴

,则有 ,解之得

,则有 ,解之得

,则有 ,解之得

综上, 的取值范围

评注:有关恒成立的结论有:

1. 在R上恒成立

2. 在R上恒成立

3. 在区间I上恒成立 (若 不属于值域时可取等号);

在区间I上恒成立 (若 不属于值域时可取等号)。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含参数问题

在解有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含参数问题时,我们常用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主元法、分离变量、转化的思想方法。初学时要注意学习、积累、掌握这些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

例6.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

时,不等式 恒成立

等价于 恒成立;

等价于 ,其中

,则 上递减,

评注:令 ,则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等价于 。在求 时须对对称轴 与区间 位置关系分三种情形讨论。但本例中采用分离变量法,回避了这种复杂的分类讨论,解法十分简洁。

例7.若对于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问题等价于 恒成立;

,则 上单调连续,

,即 ,解之,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评注:我们通常把不等式 看做是关于 的不等式,但在这里却看做关于 不等式(反客为主了),从而使得解题十分简便,这种方法是主元法。

例8.设 ,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实数根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

则零点为 ,抛物线开口向上,有图像可知

 

解之,得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评注: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通常可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零点问题,结合图象再转化为不等式问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