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于不完美处生精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1 点击数: 【字体:

于不完美处生精彩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例谈

南通市第二中学  朱兆霞

发表于《中小学电教》第9期 ISSN1992-7711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课例——《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实践出发,提出观点:教学需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教学重点目标的突破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程式上的“不完美”,会使信息技术课堂展现出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信息技术  预设与生成  多得与一得  堂堂清与常常思

多年来,“完美无瑕”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完美”的课堂应是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完美”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目标的全面、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多样、教学内容的丰富……这种“唯美主义”思想下的课堂难道就是教学的唯一佳境吗?在教学了《表格数据的处理》后,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课,我精心备课,组织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下面三个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表格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操作过程;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节约能源的意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通过设置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课堂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完成后,各个环节衔接得都很好,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很高,自我感觉挺满意,听课组的领导及专家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建议时,有位专家提到:“如果在课堂中留点不完美,于不完美处生精彩,也许更能体现教者的智慧!”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认真回顾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积极的反思,觉得以下几方面的确可以成为本节课“于不完美处生精彩”的突破口。

一、 “预设”与“生成”:以学定教重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复杂的,它需要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等做理性思考和详尽安排。预设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心中完美的教学蓝图。但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单纯执行预设教案,传输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当从关注学生、关注生命的高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灵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在课堂活动中通过言行等呈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以及发表的见解、提出的问题、产生的争论乃至错误的答案,都将成为教学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表格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当教学进行到“任务二:对家用电器按照功率进行排序”操作时, 在大部分同学基本完成操作后,我找来了一位同学公开演示自己的操作。可能是因为紧张,这位同学上来首先就选定功率这“一列”,然后就准备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眼看着课堂就要偏离所预设的方向,我连忙示意他错了。他马上回过神来,取消了功率这“一列”的选择,然后选定了数据表格中“任一单元格”,操作进入了“正常流程”,最后完满地完成了演示。课后在查看同学们提交上来的课堂练习时,发现由于在排序过程中错误的选择功率这“一列”,而导致排序后,家电功率“张冠李戴”的数据混乱现象不在少数。

“无模之模,是为至模。”教学的墨守成规直接导致了课堂探究环节的欠缺、“生成性资源”的丧失。对于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来说,学生错误的选择纯粹是个意外!教师将意外作了“丢弃”处理,把教学流程硬生生的“拽”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了。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意外”,顺势把这个意外也放进教学流程中,再让排序前后的表格数据进行对比,教学效果将会怎样呢?我在平行的其它班级做了有意尝试,结果虽然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偏离预设,丧失程序上的完美,但正是因它的“不完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排序的理解,张冠李戴的数据混乱现象不在有了,因此有效地利用了“不完美” 带来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瞬间“生成性”,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多得”与“一得”:弱水三千取一瓢

课堂简约是一种智慧,它是一个“精于心、简于行”的过程。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一种感受:总想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习惯于把课堂设计的面面俱到。竟不知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做过了头,往往把简易的内容变得复杂,把简单的课堂搞得花哨。常常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课堂目标与其面面俱到,极尽铺陈,还不如集中一点讲透讲深,穷究其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如此,这种抛弃“完美”的“缺憾”,不也是走出眼花缭乱的绚丽后呈现的简约之美吗?

我在《表格数据的处理》教案设计时,也着力兼顾到表格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之相配,在教学时,借助一组“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表,通过完成四个任务来实施课堂教学。每个任务都是采用“学生探究→学生展示→教师评价”的模式来进行的。这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均衡用力,有条不紊地实施了教学,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

如此,美则美矣,但在教学效果反馈时,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高。如果能抓住其中的一、二个内容重点展开教学,也许更能彰显教学的灵动和执教者的智慧。在下一个班教学时,我尝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反映的问题,确定了将数据的计算作为重点内容深入展开探讨。在原先学生浮光掠影般地学习数据计算的三种方法(公式、函数、自动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这三种方法的使用特点、使用场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三种数据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舍弃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许丧失了课程章节的完整印象,但这样的教学更自然随性,学生的探究也更从容不迫、深入细致,这样的课堂,不是别有一番精彩吗?

三、“堂堂清”与“常常思”:导学诱思生智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理想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使他们思维的火花进一步扩展、燃烧。“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灌输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课堂现状,一直以来,人们追求的是“堂堂清”,要求学生当堂掌握所教的一切知识和技能,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现有的学科知识结论上。教师总认为:一堂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的课,就是一节完美、成功的课。

我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课堂教学中,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在完成了设定的四个教学任务后,我将课堂的最后5分钟作为质疑时间,让学生围绕课堂内容进行自由提问,针对表格的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学生提出了很多颇具共性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只选择了其中部分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了,其它问题就“无疾而终”了。照我当时的理解,课堂好象就应当是疑难画句号的地方。

俄罗斯教育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疑惑,开始于矛盾。”课堂就不应当是疑难画句号的地方,而是疑惑的逗号。因此,课堂应该留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究难以理解的重点问题,而余下的、学生有能力解决的疑难,如:公式和函数如何复制、排序对话框中有无标题行的区别等,留到课外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安排若干问题让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查找资料、亲自实践、相互交流、调查访问等途径找寻到答案。在深度探究和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社会实践、自主探究、整理信息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虽然牺牲了课堂的所谓尽善尽美,却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大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让学生“终身学习”的课程理念。

在教学中“宁要真实的错误,不要虚假的成功。”课堂的艺术之美不在于形式上的“完美”,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没有人因为维纳斯缺失手臂而否定其残缺之美,相反,由于去除累赘、保留精粹而感叹亚历山德罗斯的艺术造诣。我们呼唤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追求实效。它无须淡妆浓抹,无须皆大欢喜;它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所谓的“不完美”中进行思维的交锋和情感的互动,从而尽情享受真正的人文情怀,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让我们的课堂于不完美处生精彩吧!

 

参考文献:

[ 1 ]张宏等  信息技术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6

[ 2 ]丁锦宏等 走近教育大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