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发表论文

师生交流,让高中化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1 点击数: 【字体:

师生交流,让高中化学课堂更精彩

南通市第二中学   王陈颖

发表于《高中数理化》第11期  ISSN1005-6351

快速发展的化学学科已经成为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基础,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需要有利于学生自发形成基本知识加基本技能的同步模式,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内涵,加深理解物质世界的能力。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是必要渠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充分认识到师生交流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适手段让交流更有效果。

一、高中化学师生交流的意义

首先是能够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化学这门学科的显著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实验,甚至远较与之相类似的物理学习更加强调实验感知。实验不单单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识上的视觉效果,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增强兴趣提供帮助,是一条掌握知识、熟悉技能、形成方法的有效途径。在各个章节安排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饶有兴味地动手、观察、思考,此时教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插入实验原理及有关知识点,无疑可以让这种兴趣升华到求知的层面中来。其次师生交流能够切实转变化学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教学的重心从“教”变成“学”,教师自身回到引导的功能上来。师生交流的第三个意义是方便化学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形成,让学生改变既有的被动接受意识,主动探究未知化学知识,并可以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强调探究学习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师生交流的第四个意义也是最为重要的意义是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策略实现,学生会受到来自于教师的、氛围的影响,自觉受到鼓励,并从中得到成功的经验,收获增加是很自然的事情。

二、高中化学师生交流的具体方法

(一)增强实验带动交流

化学学科可以用来研究探索物质的构成、组织结构、内在性质及变化规律,它更加强调实验的基础功能,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作用极为关键重要。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基本可以分成教师的单独演示与学生的实践操作两大类别,教师的单独演示实验需要做到生动鲜活,这种实验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但问题是教材里面所给出的一些演示实验本身并不具备明显与生动的现象,经常会出现坐在前面讲桌旁的学生能够看到,但是后面距离稍远的学生就看得不太清楚。此时实验带动交流的基础出现了障碍,教师则应当在此时积极寻找对策、改善实验方法,使实验看起来更加鲜明、生动,以便让实验过程更符合交流需要,或者可以将原本是教师的单独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比如教师可以把原电池工作效应、产生条件的演示实验加以改进,边讲解知识边做实验,让同学们轮流近前观看;也可以把制备取得Fe(OH)3的演示实验改造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型实验;把CuSO4溶液与Na混合在一起是否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内容也变成探究实验。类似的还有前面提到的乙炔、炔烃知识,教师可以在介绍完相关基础知识后,同学生一起用实验加以展示,将一小块电石放到玻璃片之上,再利用胶头滴管向上滴加一些水,迅速盖上酒精灯罩(顶部有孔),然后在小孔之上引燃火柴,大家均能够看到明亮的火焰且有浓烟生成,并在片刻后听到爆鸣声,看到酒精灯罩翻倒。借此实验,大家巩固了电石电子式知识,并能够成功推测出乙炔分子式及分子结构。可以说,这不单单是实验的功劳,也与师生间的这种无间的交流有很大关系。师生共同实验,对于用实验带动交流的目标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进步,远远超出了教师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那样简单的意义。

(二)应用CAI完善交流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听资料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效果。课程标准里面明确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而同普通的教学手段相比,CAI能够给为化学课堂教学提供海量的多媒体资料用以提升师生交流成效。在实际的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出精心的设计与安排,设计与安排的内容有教学内容、多媒体剪辑、多媒体供给方式等。总体来说需要达到CAI的明快、简单、与主题直接呼应,尽可能不安排那些看起来非常漂亮而实际上距主题甚远的设计形式,一味注重技巧与务实的化学学科是不相融的。总之,设计没有定法,教师需要注意灵活处理。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提供乙炔燃烧实验时,可以做以下设计:

T:同学们,我们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

S:有特别黑的烟。

    T;乙烷、乙烯、乙炔这三种烃均含有两个碳原子,那么它们发生燃烧时,火焰一样么?

S:不一样,乙烷乙烯的火焰不如乙炔这么黑!

T:它们的差别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仔细看,再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

(教师通过计算机同时给出三段同样场景的视频,显示出了乙烷、乙烯、乙炔的燃烧状态,下面附有它们的结构图。)

S:原来乙炔含碳量高。

T:是的,同学们,由于乙炔的含碳量比较高,因此其燃烧的火焰要明亮得多,而且有更多黑烟生成。

在这里,由于教师只是应用了计算机所提供的三段视频资料,然而效果却十分明显,达到了直观形象、突出重点的目的。学生能够更加认可教师的讲授与解释,师生间的交流变得非常顺畅。

(三)创设情境促进交流

在化学教师进行授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称之为成功经验,即刚刚上课时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若教师可以主动采取生动丰富的语言形式,趣味性的实验、提炼性的板书,把学生注意力拉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来,那么教学效果必然是较为理想的。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可以知道,在正常状态下,学生遇到教师所给出的知识内容时,或多或少会碰到阻碍,这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兴趣与情境不相融所致,学生的兴趣点因而无法得到激发。在课堂中,高中生会不自觉地把知识同情境进行融合,融合效果越好的知识接受起来越容易,这不受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所限,而是受其心理发展特点决定。所以要想促进师生和谐交流,情境是否能与知识和谐相处就是一个大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课堂情境,包括对话情境、信任情境、研究情境等,都能够为提高学生心理感知状态服务。此时,教师需要从整体上认识并把握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认知程度,在学生已经熟知的知识中寻找典型案例,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兴趣可以集中指向教师预设的目标教学点。比如学习到 “乙炔、炔烃”知识时,教师可以考虑在导入环节中加入近几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取得成就的介绍:如新型塑料导电性的研究等;还可以在此时引入我国古典科学著作如《梦溪笔谈》中的原文分析概念乙炔的定义与产生过程。

(四)合理板书引导交流

教学板书的意思是依照既定教学目标,在黑板上形成的文字及特定符号,用以取得提示重点的效果。板书对于学生学习,尤其是新知识取得非常有用,同时它也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交流的良好渠道,能够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依靠板书的形式学生更容易领会化学学科知识结构及课堂思路,强化面向各类知识点时的认知水平。不容否认高中化学显得有些深奥,这种深奥性特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概念原理的抽象性,所以教师需要站在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法处理可能出现在课堂上的问题。板书设计正是多个角度与多种方法的交点,对于处理高中化学概念原理抽象性问题很有效果。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板书所起到的作用是提炼教学内容,也是提示教学内容,受到黑板空间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全部教学内容都体现在板书上,那种笨办法不但会浪费教师精力与课堂时间,同样也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能力产生质疑,于师生交流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一定要对概念、化学式、原理、现象等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行高度提炼,只取其精华部分、难点内容书写出来。而次要内容只能留给教师的口头讲解,比如当学习到某元素的化合物时,其物理性质不止一条,但却完全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物理性质都罗列出来。因为在此探讨的是板书引导交流的问题,那么板书形成应当由谁来做也值得分析,实际上如果想取得良好的师生交流,完全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完成板书的办法,用以避免教师包办板书、学生只管抄背的现象出现,能够及时缓解师生交流不畅的问题。

  在高中三年的化学课堂中,对于教师而言,掌握科学的交流方法,达到同学生间的教与学的默契,实际上要比多讲解几道具体习题要更有意义。教师同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效果,更会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兴味、更能增加学习的热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