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发表论文

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1 点击数: 【字体:

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陆正红

发表于《高中数理化》第12期 ISSN1007-8312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自主学习成为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模式,它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特点,对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内容是研究物质的构成、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学生由于尚未接触过这些内容,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传统的课堂学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作为教育改革提出的内容之一,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特点

  (一) 独立性

  学生作为高中化学学习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欲望和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也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本质。在高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能够较好的发挥自身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内容具有较多的教学实验和观察教学,例如原电池的原理与应用、氨气的喷泉现象等,这些实验需要学生亲自独立的动手完成,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能力。

  (二) 主动性

  高中化学对于学生充满着神奇的色彩,能够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去揭开化学这门学科的神秘面纱。主动性要求高中化学的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高中化学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动手、动眼去体验,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把化学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是枯燥的学习过程,化学学习主动性的表现是课前能够主动预习,课中能够主动思考,课下能够主动归纳。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现象。比如主动去观察氯气是否为黄绿色气体,溴是否为深红棕色液体;又例如把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及其颜色,继而观察产生白色沉淀再到灰绿色沉淀,最终红褐色沉淀的现象,只有认真主动的去观察,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 自律性

  自律性表现为化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约束和控制,从而能够抵挡学习之外的诱惑,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化学学习有自我计划安排、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探索的能力。化学课程中有较多的实验设计环节,学生只有在实验之前主动去预习,约束自己进行学习,从而才能较好的设计实验过程,学生在学习氨气的喷泉现象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指导学生设计另外的喷泉实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服从教师的安排,有良好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既不违反实验操作规章,又能主动去探索发现,例如尝试如HBr,S02,NO2,CO2,H2S,Cl2等气体能否产生喷泉,如何操作。学生通过主动设计实验,亲自操作以及探究,从而对上述气体的性质作出自己分析。

  二、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 鼓励动手实验,增强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实验教学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化学实验中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验的快乐,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现身边的化学现象,能够去亲自设计实验,总结归纳实验结果,拓展化学思考思路,例如,身边生活中的柠檬电池,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把不同的电极插在柠檬上,水果会产生电流,而生活中的电池又是什么原理呢,这样的疑问在学习之前很多学生会产生如此困惑,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评价学生的归纳总结结果,从而指引学生继续改进实验,利用其它水果验证水果电池,探究真正的化学原理,以兴趣引导化学学习的进行。

  (二)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抽象的化学问题中解脱出来,从抽象的化学知识向具体的问题实例转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高中化学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旧知识引出新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趣味性、应用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发散思维,例如,在化学实验中,金属钠与水产生的现象,教师可以综合总结出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记忆性的五字现象描述“浮、游、熔、响、红”,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其实验现象,向学生提出如果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什么现象,可以综合学生意见,分成不同实验小组,让学生们动手实验,亲自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正确答案的理解,提升教学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体会到化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精选作业习题,掌握原理实质

  作业练习习题是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重新巩固的过程,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以及类似问题,总结化学的原理实质,增强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在挑选作用习题,应该重视习题质量,而不片面追求习题数量,要求教师设置问题要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迁移能力,允许学生可以出错,但是不能出现同样错误,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与自我判断的能力。例如学习NO2、NO、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这道题较为复杂,并且题型众多,如果进行题海战术,忽略抓住问题实质,很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在挑选这类问题要精心挑选、讲解、批改,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掌握原理实质。

  参考文献:

  [1]雷范军.自主学习与高中化学新课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

  [2]张天颐.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