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发表论文

沉默的教育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1 点击数: 【字体:

沉默的教育

南通市第二中学 王爱琴

发表于《教学反思》第5期 ISSN1671-430X

新学期的几个星期后,有的学生开始放松,渐渐露出“原形”。高一(9)班的男生袁某就是其中一员,他自由散漫,不拘小节,大大咧咧,还特爱狡辩。班主任针对他出现的一些违纪行为进行过几次教育,可他不是狡辩推卸责任,就是口头答应改正,行动却难以兑现,口是心非,对这些班主任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想找个机会专门教育这个“滑头”男生。

一、等待教育时机

开学第三个星期天晚上班主任所等待的教育袁某的机会来了。按规矩,学校的宿舍熄灯后不允许学生打电筒看书,说话谈论、吃东西等影响休息的事情发生。可是袁某觉得肚子饿了,他想起白天母亲来看望他时带的红烧鱼还没吃完。宿舍熄灯后,他坐在床上吃鱼,一边吃,一边关注着窗外检查宿舍的管理人员的动静。

袁某吃了几口,突然宿舍管理员查房的电筒光照进来,袁某躲让不及,只好装作没事似的坐着,这时宿舍管理员在外问袁某:“怎么还没睡,还在吃方便面啊?”袁某大声说:“我没吃方便面,你冤枉人!”(袁某仗着管理员说错了他所吃的东西而强词夺理,以此来掩饰自己吃东西不休息的违纪事实。)宿舍管理员见这学生明明吃东西了,还装得很冤屈的样子,很是生气:“我明明看见你在吃东西,你怎么还抵赖呢?”袁某料想管理员怕影响宿舍里其他学生休息而不想进来看看他所吃的东西,便愈加得劲,竟然跟管理员吵起来,甚至还骂了管理员。管理员非常愤怒,他连夜打电话把这事告诉了袁某的班主任,要求班主任严格教育和处理袁某。

二、寻思教育方法

班主任从气愤的管理员那里知道了袁某违纪事件的经过后,仔细琢磨,怎么利用这次机会,行之有效地教育这个善于狡辩的“滑头”学生呢?以往教师那种一般性的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对他来说恐怕已是久经考验,这学生已经知道了老师们常见的谈话教育的一般招数、程序和模式,如果这次还像以往那样对袁某进行如此老生常谈,可能是隔靴搔痒,挠不到痛处,基本还是无效教育。

那么,该如何有效教育袁某呢,班主任苦思冥想起来:袁某这学生能说会道,这好似是他的“优势”,跟他谈话教育时,他总是跟老师针尖对麦芒,讨价还价,总是以他的狡辩来回避和推卸自己的错误和责任。他的老师们都为此头疼,想到此,班主任豁然开朗:每次不能对他进行有效教育的主要障碍就是他的狡辩,而且他跟管理员发生冲突也主要是由狡辩引起的。看来对他进行有效教育得针对他的狡辩对症下药:采用沉默反省教育法,回避他的狡辩,让他无法发挥狡辩的“特长”,达到无语而至反省,提高认识的教育效果。沉思后,袁某的班主任觉得选择营造沉默到尴尬的教育氛围,让袁某在师生无语的氛围中促使其自我体验、反省以至有所触动的教育方法可能奏效。寻思到在沉默中促其反省的教育方法后,班主任又进一步规划了对袁某进行沉默教育的具体思路后,开始找袁某进行个别教育。

三、实践沉默育人

第二天早晨,当袁某刚步入教室上早读课时,班主任叫住了他,直接跟他言简意赅地说:宿舍管理员已经跟我说了昨夜的事,你认真反省错误,写成一份深刻的检查,中午交给我。说完没有理会正要习惯性狡辩的袁某就转身走了,这让袁某有些失落,同时体会到班主任对此事比较生气,他开始觉得事件比较严重,感到一些茫然,预感到老师这次的谈话的套数有些不一样,不知老师准备怎么处置他,袁某觉得心里有些乱,越想越有压力了,只得硬着头皮开始写检查。

1.沉默中的体验——“缄默有时就是最严厉的批评。”

袁某平时写字不快,而且比较懒散,他磨蹭到中午的时候,检查才写了一半,其实他是故意只写一半,想刺激班主任主动来催他,然后责问他为什么不把检查写好,然后他好接着班主任的话茬狡辩。可是到中午十二点半了,班主任还没动静,一切看似还在沉默中,班主任的一反常态弄得袁某不知道班主任葫芦里买的是什么药。眼看中午快过去了,如果检查还没写好交给班主任查阅,那就是他没有及时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那就是他这个做学生的不对了,想到这儿,袁某拿着写了一半的检查去了班主任的办公室,见班主任正趴在桌上午睡,他想班主任也许在等自己而没回家休息或者班主任还在生他的气,不想理他,想到这,袁某觉得有些理亏、内疚……

他怕惊醒班主任就悄悄地进了办公室,在一空位上坐下,继续完成他的另一半检查。等他写好另一半检查时,发现已是下午一点多了,班主任还没醒,办公室里只有他和班主任,一片沉寂,他怕时间拖长了而耽搁上课,他想喊醒班主任,可又不敢,他感到左右为难,尴尬得很,最终他还是鼓足了勇气,走到班主任跟前,轻轻地喊了班主任,班主任抬起头,袁某说:“我检查写好了,请您查看”。班主任没作声,接过了检查自个看起来……袁某原以为,班主任只会将检查看一遍之后,然后会就着检查上所写的内容说一会儿,诸如让他下次别这样了云云,然后等他答应了就会让他回教室,这次教育算是结束了。

可是出乎袁某意料的是,班主任的沉默还在进行着。班主任将检查看了一遍之后,袁某以为班主任要开口了,哪知班主任又接着看第二遍了,看得一点声音都没有,袁某觉得气氛沉闷,一贯爱狡辩的他,这会儿觉得不让他说话特别难受,他想主动跟班主任说话,可是班主任正低头看他的检查,并没有要讲话的意思;看着班主任一直冷冷地沉默地看着检查,一声不吭,袁某觉得憋得特难受。袁某这才体会到伯斯顿所说的“缄默有时就是最严厉的批评”的名言极其深刻、精典。袁某觉得度日如年,觉得进退两难,大气不敢出,非常尴尬,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班主任看上去,仍然没有动静,好像在看第三遍了。袁某就这么干站着,在沉默到尴尬的气氛中反思着自己的不对,体验自己的负疚感;袁某的内心深处激烈活动着、斗争着,盘思着长长的沉默后老师的可能发问的种种问题及他的回答。

好不容易,班主任看完了第三遍,才开始有了个变化,班主任拿起一支笔在检查上圈了好几处,然后终于慢悠悠地抬起头对着袁某说:“看得出你在比较认真地写检查了,但是你只是把这份检查当着是一次平时作业来认真完成的,你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反省自己的过失。”袁某刚要狡辩,只见班主任忽然打住,不说话了,袁某怕引起班主任的反感,然后又是一片沉默,前面班主任的沉默让他感到比班主任的严厉批评还要让他难受,他怕了,所以他把到嘴的话给咽下去了。

2.沉默后的触动——“沉默是最难驳倒的论辩”

班主任见袁某没有狡辩的意思了,才接着说:你这份检查当中有几点认识误区。班主任指着刚画好的地方从容地提了以下几点,这三点让袁某触动很深:

(1)“知道母亲的辛苦”,你为什么还要屡次犯错误呢?班主任提及这点后,又是一段长长的沉默,这是个反问句,答案是明显的,即袁某并不能真正理解、体谅母亲的辛苦以及母亲对他的殷切期望,即袁某不是个真正懂事的孩子。违纪的事实让袁某无从狡辩,只得默默参与长长的沉默,在沉默中想起母亲为他所做的种种奉献和种种辛劳,想着,想着,想及母亲为他操劳、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忽然觉得有些心酸,心疼,他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对母亲和老师的负疚的心情而不好意思狡辩了。

(2)“出头的椽子先烂”,只要不带头犯错误就没事了?班主任的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然和意外,超出平时的常规思维,“出头的椽子先烂”作为平时的一个社会经验,认真推敲起来,还真是说不通。班主任提出的这个打破常规思维的问题,还真是令人尴尬,不好回答,这会轮到袁某觉得没理,只想沉默了,不想狡辩了。

(3)“笔好在没戳到同学眼睛”,这种侥幸心理要得吗?班主任的第三问看似吹毛求疵,可袁某仔细想来,觉得班主任真是说到了要害:自己用笔想戳同学的手,搞着玩玩,看上去没什么大碍,可如果在同学慌乱的躲让中真的戳到同学的眼睛,到那时后悔已晚矣。袁某在沉默中经过这一反思觉得班主任说得极是,他只得默默地承认了存在侥幸心理不对而有害的,这一问也让袁某语塞,没有狡辩的余地。

班主任在这次以沉默少语为主要特征的个别教育过程中只说了必不可少的五句话:前两句布置和检查任务,后三句是三个经典的反问句以回避袁某的狡辩,引发其在沉默中体验、反思和反省。经过一系列的沉默、体验之后,袁某觉得班主任的思维逻辑很严密,无懈可击,他为自己平时狡辩感到羞愧和难为情,觉得无从、无需和无颜狡辩了。

“沉默是最难驳倒的论辩”。袁某班主任用心营造的几段长时间的沉默并不是教育不作为,而是针对袁某能言善辩的特点,特意营造沉默到尴尬的教育氛围,以避免袁某的狡辩,渲染“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气场,引发袁某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引导袁某从内心深处真正走出认识误区,开启进步向上之路。可见,针对袁某这类爱狡辩的滑头学生,反其道而行之,采用沉默到尴尬,无语至反省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