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时空>详细内容

教学时空

二中课题开题报告

来源: 作者:教导处 发布时间:2010-03-05 点击数: 【字体: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

《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

开题报告

南通市第二中学  主持人:陈育彬

一、课题研究缘起、研究价值:

本课题并非受某一理论的启发而“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学校“以德立校”的传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等由朦胧到清晰逐渐“浮现”出来的。

首先,这一研究承接了我校90年一贯的办学理念。我校创建之初为“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以张謇之侄张敬孺名下二万元私产大洋建校,故以其名命意学校。此后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德立校”的人文脉绪,并一直延续至今。如何提炼出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德性行为要求,这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总结、研究的。

其次,这一研究是适度改变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有所失范的需要。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学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规范与目标的背离与错位,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反教育的行为,一些教师还出现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必须通过教师德性行为的内在特征与规范研究引导教师行为。

再次,这一研究是加强教师道德行为引导力的要求。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提升教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力,教师就要以端正的品行、健全的人格,深刻的智慧、端庄大方的衣着举止等来垂范于人,熏染于人,引导于人,而这些都离不开对教师德性行为的研究。

最后,这一研究是引导教师追寻自身职业幸福的需要。现阶段传统师德“安贫乐道”等理想化的崇高标准很难与现实合拍,也难为常人所能企及。我们应该立足当下现实,引导教师过一种德性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包含教学情境和(学校)其他场域等中的、符合基本伦理德性、能够给教师带来愉悦感、增强教师幸福指数的“整全生活”。就学生的发展而言,离不开等待、包容、赞美、豁达、乐观等元素;就同事和谐相处而言,离不开尊重、虚心、理解、团结、欣赏等元素;就提升教师自身生活品质而言,离不开教师研究的心态、发展的意识、和谐的身心、自信的神采、达观的魅力等等,上述元素让教师在工作与生活场景中自觉自愿地追求和谐,悦纳自我。

“教师德性生活”这一概念一旦由我们明确提出后,却发现,已经有了相关的、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刘万海的《德性教学论》、吴安春的《德性教师论》、王凯的《教学作为德性实践》等专著。但它们基本上是就教师教学实践的德性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而没有或很少关涉教学之外的教师生活——教师的“整全生活”。

我们还注意到:1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教育理论界有一些围绕“ 道德生活 ”的讨论,提出“教学作为一种道德生活 ”的命题,但总体上表达的还是“教学的教育性”这一传统意蕴。它们可以视为教学价值论研究。2.杜国民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强调教师德性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德性对于教师个体生命的浇铸、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撑、对于学生教育影响等三个主要方面。3.黎琼锋等的论文《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提出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并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相辅相成……

一言以蔽,本课题研究价值是,唤醒、激发教师的“德性生活”愿望,引导和促成他们实现“德性生活”,进而改善或优化学生“生活”以及学校教育生态,并使师生更好地体验(受)教育的幸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和谐价值追求:“和谐”的意涵非常丰富,《现代汉语词典》简要解释它为“配合得适当”。我们认可这种解释。既然是“配合”,就一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对象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我们把“和谐”具体理解为,学校内部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等之间配合得适当;或指教师自我内在身心诸因素“配合”得适当,较为协调。“价值”是指世界对于人或者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它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和谐价值追求”,即“追求和谐价值”,指协调学校内部以及教师内在各种因素的关系,使之向着默契、和睦、圆融统整等境界发展。

2.德性:指人的健康的、富有生活情趣和生命意义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内心凝聚着的、遵从着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常能以该道德原则和规范调节自身的行为,进而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修养,是一个人学识、情操、心态、品行的统一,是一个人长期的向善成德、尊崇自然与社会的结果。

    3.德性生活:指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符合社会基本道德伦理要求的俭约、健康、愉快等的生活。我们这里所说的“德性生活”,既有一定的生活追求,有其“高于生存”的一面;又有“源于生活”和“为了生活”的另一面。也就是说,我们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惟有品德高尚者乃至极少数“圣人”才能拥有的生活,而是把它理解为大众通过一定的“道德努力”即可达致的、具有较强亲和性的、未必人人已有却为人人可有的那样一种生活——符合基本道德伦理要求、有益于个人实现幸福体验等的普通生活。

4.教师“德性生活”:教师,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这里特指课题承担单位——一所普通高中的全体教师(含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德性生活’”既有大众“德性生活”的一般意涵,还有其他一些职业特质,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追求,悦纳自我、引领学生的生活(事业)追求,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人际追求……,是在这些“追求”统摄之下的,相对较为充实、较有价值的教师个人(或群体)的生活或生活旨趣。

5.行动:从广义上说,它指实践行为,包括学校的管理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等等;从狭义上说,它是“活动”的一个上位概念,即,学校为了助成或促成教师实现“德性生活”而相应开展的一些(一系列)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统摄”于某一些主题之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树立和明确校本“教师‘德性生活’观”;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教师实现“德性生活”的活动,使教师群体生活或学校生活洋溢出和谐的“德性生活”乃至“德性文化”的气息;使学校的教育内涵有所丰富,教育品质有所提升,等等。

(二)研究内容

1.有关“教师‘德性生活’”问题域的已有文献研究

(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文献综述。)

2.校本“教师‘德性生活’”观的形成研究

(在商讨、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德性生活’”有较为系统的并且是校本化的表述,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之。)

3.校本“教师‘德性生活’”评价体系研究

(在教师生活的一些主要方面确定“德性生活”的基本标准,用质性或描述性的方法予以表达,再以此对教师行为予以相应评价。)

4.引领教师享用“德性生活”的策略研究

(它属于学校管理实践研究的范畴,可以借鉴“教育建模”理论,建构有关策略。)

5.教师“德性生活”系列行动研究

(它是整个课题的主体内容,其余研究都可以视为它的准备性工作或者补充性工作。大致有:学校“德本文化”传统发掘行动/“教师‘德性生活’”大讨论行动/优秀教师“德性课堂”展示行动/课堂教学“德性用语”推广行动/教师非德性教育行为反思与矫正行动/教师日常心理专业诊治与优化行动/教师人际“德性生活”互动行动,等等,总之,可以相机开发。)

6.教师“德性生活”行动优秀个案研究

(“个案”既可以指某一位教师的行动,也可以指某一个群体如备课组等的行动,还可以指某一个课堂或其他情境。)

(三)研究重点

1.校本“教师‘德性生活’”观的形成研究;

2.引领教师建构与享用“德性生活”的策略研究;

3.教师“德性生活”系列行动研究。

四、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教师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神圣职责,教师的生活必须是“德性生活”,必须有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惟此,他才能拥有立人之本、立业之基;

2.教师的“德性生活”或者说“生活德性”是他整个生活乃至生命不断修为的结果,而学校开展的相关行动(包括师本管理实践行动)可以助成此种“生活”或“德性”的形成与优化;

3.教师的“德性生活”和他的幸福体验密不可分,“德性生活”的实现意味着教师幸福人生的达成。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教师的“德性(生活)”既与人们惯常所谈的“师德”有相似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它更强调教师“德性”或职业道德的生活性、日常性与“亲切性”,从而更能彰显师本人文关怀的温暖力量;

2.教师的“德性(生活)”固然也指向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但它首先指向于教师自身的生活及其体验,指向于教师的成长及其享用。“教师第一”(李希贵语),只有教师幸福人生的实现,才有学生幸福人生的可能,因此,该课题实则凸显了教师的主体价值,有着鲜明的本体论意义;

3.教师的“(生活)德性”也是一种和谐性,这里的和谐不仅在于干群和谐、师生和谐、师师和谐,也(更)指教师自身“内在生活”的和谐,即他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生活”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悦纳自我”。该课题将十分重视教师“体内环境”的营造和优化,重视对教师的心理、心态、心灵的适度、正面和积极的干预。

4.营造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职业心态和生活心态的氛围,建立有助于教师德性成长的校本培训机制,激励教师形成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和生活追求,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一)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我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说以“人”为中心,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学说以“自然”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文化中的和、美、礼、仁等思想,启示我们必须追求学校的和谐发展。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在校园内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化,涵盖了多方面的关系,既包括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还有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老师和家长间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领导对教师的管理上面,也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只有上述诸多方面实现了和谐,才能出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和谐场境,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亚里士多德有关“德性生活”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类德性,一是理智德性,一是伦理德性,前者来自后天的教导,后者产生于习惯,无论何种德性都非神赋天赐。他将德性与人的存在状态统一了起来。他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有三种状态:情感、潜能和品质,德性不是情感,因为德性有高下卑劣,而情感不可作此价值判断,也就不能遭到赞扬和谴责;情感是自发的,但德性却是选择的结果;情感是被感动的,德性却是以某种方式被赋予的。德性也不是潜能,因为潜能是天生的,无法说它是善良的或恶劣的,但那些被称为善良或恶劣的东西可以是德性。“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这种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德化的过程,只有坚持过有德性的生活,才能成就一个幸福的人。

学者戴木才等认为,道德沦丧、精神堕落、职业倦怠等严重地冲击着现代学校德育和教师的发展。由德性所铸成的道德自觉和心灵秩序,是遏制恶欲、恶念、恶势力蔓延和滋长的精神武器。人的德性的养成和培育,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重视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另一方面,需要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对德性养成而言,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三)艾利斯ABC理论: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倾向中有积极的取向,也有消极的本性,换句话说人有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倾向,同时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生活态度倾向,而且艾利斯更强调后一种倾向,他认为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生活态度,导致心理失调。艾利斯将人类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归纳为以下几种: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等。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或解释,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牛鼻子”,把认知这个“牛鼻子”拉正了,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艾利斯将以上观点概括称之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把研究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研究,使教师教学工作、生活状态、学校面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或优化。

2.以行动研究为主,以大量的行动贯穿研究始终;又在行动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和适度的理论表达。

3.子课题采用“工程项目承包”方法,由子课题负责人进行承包,并担当责任。

(二)研究过程

120095月完成课题申报;

2200910月结合星级学校验收,举行相关沙龙活动;

3200911月——201111月,进行具体研究;

4201112月,现场结题。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经验筛选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有针对性地收集国内外有关和谐教育(及其文化)、教师“德性生活”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进行归类比较,形成一份较为翔实的文献综述,给课题研究以较为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访谈(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渠道了解本校教师的“生活”状态、“生活”需求等等。

3.行动研究法。

以大量丰富有效的“主题行动”贯穿研究全程;在行动中,着力引导教师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非德性生活”行为,增强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力、对自身教育行为的“批判力”;引导教师践履教育“善举”,体验教育“善举”的实践意义,并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活幸福指数。

4.经验筛选法。

分析、整理收集的资料,筛选、总结其中的经验,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宣传、推广。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课题组负责人陈育彬校长已有十余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主持市“十五”规划课题“普通中学师生人格双塑造研究”(已结题),参加省“十一五”教研重点课题“学生学力发展与评价研究”(核心组成员、已结题),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管理经验。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1)我们组织教师撰写了感人的德育小故事,并汇编成书;并立足教师道德需求,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书。

2)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次集中学习与“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相关的书籍或论文,除前述的一些之外,还有朱小蔓的《教师德性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月出版)、吴永军的《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教育发展研究》200810期),肖川的《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 2003年),奈尔•诺丁斯的《教育哲学》(许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等。

3)整理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德育素材,并有针对性地梳理了目前教师“德性生活”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素材方面,我们首先梳理了“敬孺创校”的历史佳话。其次,还挖掘了有着先贤“德性生活”意义的典型案例——“校长夭亡孙儿永恒的标本”。再次,我们大力宣传德本精神的当代楷模——“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中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闾蓟敏老师的事迹,以此教育感化全体二中人。(具体可参见已编辑、印行的校本德育教材。)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资料方面,一方面我们依恃我校办校90年来丰富的德育资源,另一方面,我们有着市教科所的大力协同与支持,便于获得相关研究资料。

    经费方面,本单位愿意为该课题划拨不少于捌仟元的专项研究经费,并列入相应年度的经费预算之中。

时间方面,我们已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计划每月集中讨论一次,每学期对课题进程做一次全面总结。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