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校办>详细内容

校办

全体教师赴山东考察系列报道(三):素质教育,我们在路上

来源: 作者:校办组稿 发布时间:2013-12-19 点击数: 【字体:


    

    

   

    

    

南通二中教师第五批赴山东学习考察(2013年12月15日至17日)

教师研修随感:

素质教育 我们在路上

  ——参观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所感

朱红娟

    我从教20多年了,总是感觉现在的课堂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教育教学忙于填鸭,没有开发好所有孩子的原动力,尤其是基础薄弱的那部分孩子。

高中学生是经过中考选拔过的,学生的智商对于学习高中课程不应该有问题,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孩子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绊脚石没有处理好而影响他对这部分的知识点掌握。高中孩子是1718岁的青年人,他们中一些孩子的工作能力真的很强,作为班主任有时会为班长办事到位而折服;一些孩子的情商很高,在老师还不记得自己的生日的时候,一个蛋糕已经放在了老师的办公桌上。我了解他们的智商、情商和办事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课堂讨论式教学,但是可能因为孩子之间在平时相处时存在心理上隔阂、亦或是男女同学之间的交流不便、性格不和、还有就是堆积的内容太多在我规定的时间内讨论不完等因素,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昌乐二中的“271”教学理论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有20%是智商、70%是情商、10%是行动力。让我震撼的不是这个理论,而是因为它和我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惊讶于昌乐二中的课堂执行力。在昌乐二中课堂上的讨论阶段,A类、B类同学在讲给C类同学听,C类同学忙于问为什么会这样,你会看到B类同学在做实验给C类同学观察,你还会看到A类同学翻开课外资料在进行拓展。几乎看不到一个孩子在玩儿、说闲话。经过AB类同学帮助后,C类同学的黑板展示以及讲解很完美,我也非常需要这样的讨论结果!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24小时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留度从5%——90%不等,其中分组讨论,知识保留50%;向别人讲授互教,快速使用,知识保留90%。昌乐二中课堂上孩子们精彩纷呈的表现,怎么能让他们在短期内忘记所学知识呢?

陶行知的“活教育思想”中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的时间分配真正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这“六大解放”。在课堂上,用30分钟时间让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这种放手是何等的大胆!我佩服他们的大胆,我也真正看到了“超重和失重”新授课的高效课堂。这种解放完全得益于的三驾马车——行政小组、学习小组、科研小组和课堂评价机制,所以在课前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好一切预备工作,把我们教师的工作重点从原来的课堂填鸭式转移到课前导学案的精心准备和诠释学习目标、课堂的引领、激励和点拨。

    正如昌乐二中的一个教室里所写“现在是将来回不去的曾经”那样,为了孩子们,素质教育指条道我们必须走下去,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无声之处听惊雷

                        ——昌乐二中之行有感

                               刘海辉

昌乐,一个全国不知名的小县城。然而,就是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现如今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老师前往,因为这里有一所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上走到了全国前列的学校——山东省昌乐二中。带着满心的期盼与向往之情踏上了前往昌乐的征程,路虽遥远,心已飞近。

当踏入昌乐二中的校门时,心中不禁掀起一丝疑惑,这样一所外表不起眼的学校,靠什么在省内乃至在全国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在学校转了一圈,心中已稍许释然了。偌大的一所学校,竟然找不到半片废纸,地面干净平整,到处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真是“一草一木总关情”。虽然寒风凛冽,但我却无丝毫寒冷之意,着实被震撼了。

最令我称奇的是他们的课堂,从没想过课可以这么上。钱梦龙曾提出过“二主一线”的模式,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主线”。这一模式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一直被许多学校和教师所采用。但在这里我看到学生不仅是主体,亦是整节课的主导,很多内容都是自主生成的而非老师课前的预设,整节课可以说完全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适时的加以点拨和推动,一节课都是在学生的质疑思辨讨论中完成的,教师只是在最后加以总结和反刍。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评价者,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创造者。一节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下课铃响起时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看得出来,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听了两节课,不同的学生,相同的模式,相同的喜悦。

 适逢周一,有幸领略了他们的升旗仪式。近8000名学生整齐的站立在操场上,几乎看不到交头接耳的同学。国旗下发言的同学很是沉稳大方,脱稿演讲,声情并茂,自始至终没说错一个字,没说断一句话。整个升旗的过程可以说是井然有序的,只是在最后结束时有稍许凌乱,但那已是瑕不掩瑜了。

271模式”,其名称或许已不重要,因其内涵早已深深印入昌乐二中每个师生的心中,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

 春潮涌动,春雷滚滚,这雷声已从隐隐约约变得清晰可闻。我想这场淋漓之雨将会很快洒向全国。

“海量阅读”的震撼与思索

 陈陆梅

    未去山东昌乐之前,我在网上搜索此校的相关信息,最震撼我的是一个名词是昌乐独特的阅读理念——海量阅读。该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让阅读走进课堂,变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要求初、高中生每年平均要读3040本书!

半信半疑,说实话,作为一个老师尤其一个语文老师,我汗颜,我没有如此大的阅读量,那么,昌乐二中的师生们真的有如此阅读量?如果是真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样的疑问与期望,我走进昌乐,走近“海量阅读”。

走进昌乐二中,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本巨大的石刻书,凝视上面的文字“故事从这里开始……”哦,是从读书、阅读开始吧!带着好奇,我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先吸引我的是教室前面的小小书橱与教室两侧的两排书架——良好的读书环境,书香弥漫教室,能不想阅读吗?

课堂开始了,先响起的是孩子们的掌声,在我的诧异中一个孩子走上讲台,“关于阅读,我认为应该阅读经典名著,而不是网络文学……”这个孩子没用稿纸,声音洪亮地演讲,足足五分钟。特意准备的?不像啊,我只是随意走进的一个教室啊!在震惊中听完一课,第二课走进另一间教室,差不多的教室布局,也有课前的五分钟演讲,脱稿的那种演讲。我知道,这只是他们语文课的常态了,多么渴望听一节他们的阅读课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是如何被那里的老师们调动起来的?孩子们是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们是怎么实现每学期20本名著的阅读量的?我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随后小礼堂的培训,消除了我心中的些许疑虑。当那位语文老师呈现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幻灯的时候,我异常震惊。精彩的学生辩论会、各种读书会、读书报告会、话剧和课本剧的表演、学生阅读作品感悟集结出版。哦,原来包括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在内的那么多的活动,只是阅读成果的精彩展现,这些应该是孩子们爱上阅读的秘诀之一吧,也是孩子们坚持长期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回南通后我再次利用网络,查阅了昌乐二中如何推行语文阅读教育,大量的信息再次震撼了我:昌乐二中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入课堂,每周两节,阅读课外书籍。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学校编写的“走进唐诗宋词”,内容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教材内的古诗文优秀篇目,还有更多的未入选教材的优秀篇目。初一背诵113篇,包括的篇目有《滕王阁序》、《师说》等,初二背诵124篇,包括《将进酒》、《梦游天姆吟留别》、《陈情表》等。初三背诵58篇,包括《琵琶行》、《蜀道难》、《归去来兮辞》、《长恨歌》等。课外阅读书分精读书目,研读书目,泛读书目。初一将《西游记》确定为研读书,初二将《三国演义》定为研读书,初三将《红楼梦》作为研读书。这已经是将语文阅读变成课程啊!

昌乐二中的“海量阅读”其实并不是仅仅针对学生的要求,对老师们尤其语文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的网页上看到老师们不仅要陪孩子们读孩子们要完成的阅读,还要阅读学校给老师们的阅读书单。非但如此,没学期至少两次阅读报告会,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成果总结,老师们自己的阅读成果的展示,毋庸置疑,老师们的科研成果也不期而至。老师的坚持,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榜样,一种无言的力量啊!

我终于明白昌乐二中为何能够做到每个学生每年能读3040本书了,终于能够理解为何昌乐二中可以书香弥散校园,终于能够感受从阅读开始“每个孩子的一生写成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故事”!

昌乐二中为“读书”开辟了一片特区,让书香弥漫的校园变成了一个最美丽、最温馨、最值得留恋的地方!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何在我们的环境里,让自己的孩子们也对阅读感点兴趣,也能够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我思索再三,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家校配合,尽可能地营造阅读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二、    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联系课本推荐一些情节生动的小说,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觉得阅读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三、    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阅读批注的习惯,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并定期在全班展示,或者学校每周、每月集结成报

四、    利用网络,形成交流平台,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尤其学生的自主海量阅读,最终的受益着肯定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也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终身阅读习惯,其益无穷!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自由呼吸着书香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金子一样的中学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像呼吸空气那样得读书吧!

                   (撰稿:朱红娟、刘海辉、陈陆梅  摄影:陈晓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