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教 科 室>详细内容

教 科 室

高中教育走向何处

来源: 作者:教科室 发布时间:2012-05-07 点击数: 【字体:


 

高中教育走向何处

近期各地发生一些高中生“起义了”的消息,如江苏省启东市一中学一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将之前准备好的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2010年,同样是高中生的湖南益阳六中学生在红网上发出反补课倡议书,并号召全国学校成立“中国反补课学生联盟”。让我们不禁发出高中教育走向何处的感叹。

    高中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向成年转折的时期,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和出口。高中课改是整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高中阶段的改革如果搞不好,课改就会走回头路,最终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也正因此,高中阶段的课改比小学和初中阶段任务更艰巨,难度也更大,是整个新课改最顽固的堡垒。

    不攻克这个堡垒,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就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中生“起义了”

    4月9日,江苏省启东市某中学的升旗仪式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某高二学生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准备好的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5分钟的演说中,这名学生没有按照学校预想的充满“积极正面”的调子,而是慷慨激昂地对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

    这场出人意料的演讲不仅让校方颇感吃惊,也震撼了场内3000多名师生。第一次,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的学生在如此隆重的场合,公开表达对教育的批评。

    而该学生并不是一个捣乱分子,恰恰相反,在不少老师眼中,他是一名成绩不错、落落大方、还热衷参与社会活动的好学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生,对当前的应试教育举起了批判的大旗。

    就在一个月之前,一场高中学生撕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央视《新闻1+1》报道,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一次晚自习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撕书。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主持该节目时称,“这些孩子们,突然像陈胜、吴广一样起义了”。

    据湘机中学副校长朱红霞称,她本人“也是反对补课的”,但学校补课是不得已,“我们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我们不上课,家长就会到学校里面来讲”。

    再往前推,2010年,同样是高中生的湖南益阳六中学生在红网上发出反补课倡议书,并号召全国学校成立“中国反补课学生联盟”。他们在倡议书中写道,“我们不得不在学校这所文明的‘监狱’里接受更多的煎熬!……我们渴望快乐地去打一场篮球比赛!渴望能够每天多睡上那么一点点时间!渴望能够上自己喜欢的课程!……不要让我们脆弱的身体接受如此超负荷的工作……”

    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不堪忍受,开始觉醒并“揭竿而起”,公开反对和批判应试教育体制。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像陈胜、吴广一样起义了”,作为教育者,我们还能继续无动于衷吗?

    “迷失”高中教育

    事实上,政府对于应试教育并非毫无作为。早在2008年,山东省就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办学禁止补课的措施,此后,河南等省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湖南省2010年曾下发“最严格”节假日补课禁令,规定违规补课要追究责任人行政责任。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一些地方,这些禁令不过是一张废纸。调查发现,湖南湘潭多家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课。“可以说没有哪个学校不补课”。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高中补课现象,很多高中的“成绩”仍然是靠拼时间拼汗水,靠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取得的。一些高中甚至推行“军事化管理”,把学校办成了兵营。

    面对高中教育的困境和尴尬,我们必须彻底反思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终到底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生?

    如果高中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那么考试又是为了什么?仅仅是升学?升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再往下问,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个众所周知的放羊娃的循环式人生哲学。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似乎忘记了教育原初的目标。

  “我们的高中教育太盲目了。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只是盲目地跟风随大溜。如果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看远方的路,那么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转,甚至南辕北辙,离我们原来的目的地越来越远。”一位教育界人士如此说。

    高中课改困局

    自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实施,已经有8年时间了,然而由于高考压力等原因,目前尚未普遍达到预期效果。究其根本,很多高中不乏新课程的理念和知识,但只是拿它装点门面或应付检查,并没有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响,实际上却无动于衷。知而不行,或虽有行,却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裹足不前。

    这种“知识”还不是真正的“知”,因为它没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就像一个人知道游泳的知识却不下水去游,就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一样。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讲,这不是通过“建构”生成的知识。

    早在上个世纪,陶行知就精辟地阐述了知行之间的关系:“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是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运用真知识以行动,便走上创造之路。今日之学校是以行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学校是以行求知的地方”,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一针见血,仿佛就是针对我们当前的高中教育现状说的。高中课改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把知识转化成行动,仅仅停留于理念层面而没有引发行动的“知识”毫无意义。

    中国教师报近期发布的一项关于高中教育的调查显示,高中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师生的身心状态也令人担忧。

    在“您认为现在的高中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这一问题上,选择“能够体现”的占9.78%,部分体现的占67.39%,而选择“很难体现”的高达22.83%。

    在高中教学中,65.22%的教师选择了“改变授课方式,培养自主能力”这一最能体现新课标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88.04%的教师“常启发提问,让学生思考,并给学生机会回答问题”,68.48%的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与此同时,仍然有26.09%的教师“以讲解为主,将要求的内容和条理板书,要求学生认真记录”。

    与此相应的是,在“您的课堂上,您认为学生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的回答上,选择“自主、探究”的占63.04%,选择“合作、互助”的占80.43%,选择“传统的以讲为主”的占25%。

    调查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学校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此外,尽管开设了这一课程但效果一般的占27.17%。在“您的学校是否已经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的提问中,回答没有的占54.35%。

    在关于高中教师工作状态的问题中,出现最多的主题词是:忙、累、紧张、压力、迷惘、焦虑……

    很多学校有自己专门的备战高考方案。一位教师说,他们学校的备战高考方案是:“题海战术,不管孩子们的死活,做卷子,每天不知做几张……”

    被调查者中,60.87%的教师认为“高考不改,高中课堂无法改变”。

    有教师认为,必须改变局长的教育观,“局长要分,校长就要分,学生只为分活。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是高中学校课改面临的最大困难,建议国家逐步改变目前较单一的评价方式、人才选拔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92%的教师班里“有一些”或“很多”学生“经常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充满焦虑”。而关于对很多学生高考完撕书的看法,一些高中教师表示同情和理解:

   “他们撕的可不是书,是课本、资料、试卷,这些东西随着高考的结束,其生命价值也已经死亡了,应该寿终正寝了。”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学会读书,爱上读书,但事实正好相反,学生视读书为迫不得已,是敲门砖,把教育当成高考的敲门砖,太功利了,这不怪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应试教育的厌恶,和对死学书本知识的不满。”

     崇拜分数的应试教育 

     死读书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征。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是上个世纪陶行知先生对旧中国教育的描述。不幸的是,这种状况在今天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完整和谐的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却满眼都是“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分数决定着学生的一切,是学生顶礼膜拜的上帝和偶像。学生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倾注到这个外在的对象上,因而失去了自己内在的生命,当这个外在的对象受到威胁时,学生就会觉得是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在压力大到难以承受的极端情况下就会发生生命的毁灭。

    有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自杀有低龄化的趋势,1/3以上的高中生有过自杀念头,并且自杀的学生多为“品学兼优”者!

    为什么会这样?罪魁祸首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考试成绩决定学生能否升学,升入何种学校,从而决定学生获得怎样的命运。由于分数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因而学生总是被驱使着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拼命获取尽可能高的分数。分数高就“胜者通吃”,分数低则全盘皆输,一了百了。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价值仅仅由他所获得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就像在商品社会中人的价值仅仅由他所拥有的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样;正如金钱是商品社会中人们的上帝,分数是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上帝。

    分数这种外在的形式淘空了学生的存在,使学生依附于它。分数作为学生生命的对立物,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否定着他们的生命。应试教育根底里是一种虚无主义,它激发起学生对单纯数量的狂热崇拜和盲目追求,把人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变成抽象的数字符号,从而消灭生命,使人的生命虚无化。

    因此,分数被尊重而人却不被尊重,相反却被压迫、被奴役、被蔑视、被遗弃。每年中国有多少正值豆蔻年华的鲜活生命成为为分数献祭的牺牲品——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在他的《物性论》中所说的那样,“不死的死夺去了有死的生”。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已经忘记了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感情、思想和尊严的人,然后才是学生。这种对“人”的遗忘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无人的教育”、“非人的教育”!

    超越应试:教育人的良知 

    高中应试教育的血色浸染了中国教育的灵魂,阻碍了整个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学校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力图通过课程改革来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文化。

    面对升学率和素质教育的双重挑战,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等9所高中日前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并发出了联合倡议书。9位校长表示,他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动绿色高中在全国的发展。

    “为什么绿色高中共同体敢于发出倡议书?这不只是良心的问题,还有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原山东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对记者说。

    发起成立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的9所学校,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应试教育说“不”。

    它们的实践证明,高中课改不仅可行,而且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师生,促进师生幸福成长的根本选择。课改可以实现高中教育的低耗高效,实现“绿色升学率”。

    “绿色升学率不是空话,要把人当人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优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河北省廊坊一中校长兼廊坊市教育局副局长何志强说,他们学校已经开始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方案,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主要职责是辅助学生学习,在学生“过不去”的时候进行点拨和引领。

    “素质教育很艰难,如何找到一个好办法,既实现绿色教育,又能保持高升学率?”湖北省宜昌一中校长陶三发认为,需要找到一个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在宜昌一中,学生要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以保证充足的体力、精力和毅力。高三学生以自学为主,每天40%的时间自习,双休日正常休息,因此他们比其他很多每周7天上课的学校少100多天的学习时间。尽管如此,宜昌一中的升学率在全市依然保持前列。

    山西省泽州一中校长李海勇认为,新课改给高中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学校坚持课改,杜绝‘高三病’,80%的学校到高三时主要是对答案讲习题。我们坚决杜绝这种现象。高一高二什么样,高三还是什么样。”学校通过体育课和每周一次体育活动游戏,保证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状态。

    “绿色教育是理想,我们现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校长盛国友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绿色,不环保,不亲近自然。“破解应试教育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课改唯一的突破点,要积极寻找课堂技术的突破,要坚持课堂改革。美国的教师讲勾股定理,让学生探索勾股定理是怎么来的,如何发现的,中国讲勾股定理则主要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

    “高考考的是学习过程,过程好了才会有好结果。”河南省郑州市102中学副校长孙丽宏说,实施课改后,学校近两年升学率提高幅度非常大。

    湖北省北门中学在课改后升学率也连年大幅度上升,把很多县市的一中都比下去了。“当地对高效课堂非常认可,一步步提升,高三体育课一直上到高考前一天。”学校副书记刘基华说,他们学校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自己定规则,自己组织,教师则参与其中。

    “一流的学校对课改往往不屑一顾。”河南省卫辉高中校长李宪文说,“而一些薄弱学校通过进行课堂教学的革命,成绩上来了。它们可以引领同类学校进行改革。”

    “绝招只有一个,就是真正把学生当人看,要培养完整的人,有创造性的、对生命有理解的人。”陕西省宜川中学校长孙明贤说,以前他们注重知识点的落实,现在则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今学校下午不再上课,完全交给学生自学。 

    绿色高中共同体:素质教育的根据地 

    在杜金山看来,绿色高中共同体是一个大的学习型组织,就像高效课堂中的学习小组,所有的理念、思想、智慧、设施等都可以共享。各学校成员之间定期进行访问交流,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一起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胜过一所学校单打独斗。

    按照初步构想,共同体可以每次由一所成员学校当东道主,组织交流活动,然后轮流坐庄,形成多元异质、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的活动。比如,成员学校管理人员互相挂职,定期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共同体将定期举行学术研讨活动,比如围绕导学案的编写、小组合作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共同体各成员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通过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对于一所成员学校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可以到其他成员学校挂职锻炼或访问交流。

    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各成员学校之间互相开放各自的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成长。

    对于学生来说,寒暑假学生可以到另一所成员学校游学,实现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同时还能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共同体要求成员学校树立大格局,眼里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中国的高中教育,心怀天下而非一家两家。

    “当前中国的问题此起彼伏,根子在教育。再不改变中国就没有希望了。”杜金山认为,中国教育将产生拐点,教育不只是适应社会,还要服务社会,乃至引领社会。作为有良知的教育者,要有回归教育本真的能力和勇气,勇于突破唯升学率的小格局,按照人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办教育。“回归人的发展,把眼前和未来,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对民族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坚定地实践探索,中国教育才有希望。” 

    攻克应试教育的堡垒

    “高中已经成为非常顽固的应试教育的堡垒,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杜金山指出,“高中是素质教育转型的一个节点。高中教育做得通顺了,对整个教育的暗示作用会很强大。”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龙头,示范性非常强,头往哪里走身子就往哪里走。”杜金山说,“高中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示范作用非常强,使其教育改革实际上变成两张皮。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危害非常大。”高考压力的传递,还导致如今的学前教育日益小学化。

    而绿色高中的提出,正是为了“保证人的全面的个性发展,是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回答了家长的要求”。“至于升学率,只要不输给应试教育的学校就行了”。

    “绿色高中实行生态管理,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按照其潜质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并不忽视规范,在学生发展空间和群体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

    “绿色反衬血色。”杜金山说,当前高中教育的状况对整个国家民族非常危险,很多学校为追求升学率不择手段,采取非常残酷的反人性的方式,进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奴化的教育,以工业生产流水线的方式制造相同规格的工具和产品。很多高中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丧失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关注。在一些“好学校”,这种情况更加可怕。

    在高考压力下,中国的高中生学习极其紧张,而一旦考上大学则彻底放松,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无所事事,终日沉迷于游戏玩乐。

    “高考要绿色,对学校发展方式必须进行调整。既要战胜高考,又要符合人的发展。”杜金山说,这首先是对教育者良心的考验。教育关注学生真正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取得高分。其次也是对教育者智慧的考验,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第三是对教育者能力的考验,要实现低耗高效的绿色升学,对校长和教师的能力,都是一个考验。

    而对于这些,很多高中“不想做,不敢做,不会做”。

    课改与升学率并不矛盾

    当前,高考升学率依然是大多数高中校长为之殚精竭虑的主要目标,但在发起绿色高中共同体的校长们看来,还有比高考更重要的事情,教育更重要的价值是高考成绩背后的东西。

    这些学校的实践证明,课改与高考并不矛盾,搞好课程改革不仅不会降低高考成绩,反而会提高高考成绩。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在课改中取得成功的学校来说,高考成绩的提高只是一个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对此,深圳市福田中学校长李建国完全赞同。在他看来,升学率与素质教育并不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只要我们认真领会新课程的精神,认真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实行教学民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只会促进高考成绩的提高。”

    很多校长也承认素质教育是好的,应该推行素质教育。但他们认为素质教育与高考是相互矛盾的,在升学率的现实要求下,他们不得不搞应试教育。很多校长在功利的驱使下,往往只顾今天,不管明天;只管眼下的事,不管未来的事;只管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不管虽然隐性但意义深远的事。

    “我们的社会,多年来正是在一些最基本、最常识的问题上失去了真实。”李建国认为,作为一个有良心的、有职业操守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反省自己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普通高中教育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必须不断地端正办学思想,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当我们沾沾自喜于一串串闪光的高考数据时,我们远远没有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任务,远远没有履行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我们离教育的真谛和本质还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已经造成了很多严重弊病,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教育回归其自身规律的时候了,教育必须回归其应有的价值和目标。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真正实行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全的合格公民,这才应该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高中是学生走向成人的最后阶段,也是成为一个公民的起点。公民教育是高中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公民教育为我们反思教育目的、回归教育本质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公民教育,不再把学生的升学作为最终的目标,而是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不再只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更注重人的道德、意志、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走向社会,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公民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民主的、法治的、富强的、文明的中国做好‘人’的准备。”李建国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子民、臣民、草民意识根深蒂固的民族,公民教育尤其具有现实的意义与历史的价值。”

    “钱学森之问”的回应 

    十几年前,在应试教育还不像今天这样严重的时候,在全国进行的一次范围广泛的大规模调查的结果表明,全国中小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人数平均比例只有几个百分点。

    爱因斯坦曾指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科学的研究也证明,学习的效果与兴趣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兴趣越浓,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而没有兴趣和乐趣的学习是徒劳无功的——“苦学无益,其去必速”,古人对此已早有所知。然而,中国学生普遍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这对教育来说是灾难性的。

    在当前的中国,很多高中生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取得好成绩上,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舒展一下自己的身心,更谈不上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

    有人曾经做过调查,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济南市中小学生平均肺活量竟然下降了20%,这个数据足以令人震惊。

    我们的教育虽然名义上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事实上根本不重视学生的身体、审美和真正的道德。所有这些方面都为片面地追求智力牺牲了。一项调查表明,早在十多年前,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已被日本超过。抛开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学校教育对身体和生命的轻视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身体病弱则心志不达。在沉重的压力和层层束缚下,我们的学生不仅身体娇弱,意志也很脆弱,甚至许多人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还无情地吞噬了学生的自发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品格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一个刺激几代中国人神经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培养不出大师?

    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在我们的教育方式里。我们的教育不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残酷地扼杀了他们的灵性和创造力。

    “应试教育使太多的学生失去个性,泯灭了灵性,分数的背后是惨重的代价。”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曾说,从国际来看,许多国家都把高中教育看作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核心阶段,他们的高中教育是富有特色、多元的,可我们却把不同素质、禀赋的学生,用一个模式培养,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

    课堂是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提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就是唱唱歌,画画画,弹弹琴,跳跳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改变才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这次课程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必须抓住课堂这个突破口,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抓好课堂45分钟,素质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素质教育,如今人们已经达成一些基本共识:素质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不能只关注少数尖子生,而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当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当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负担,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习惯,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目前,课程改革已经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堂教学行为的层面。一些区域和学校的课改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正是由于他们不仅仅转变了教师的观念,而且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是决定这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高中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经历了从冷眼旁观到简单应付,从激情投入到困惑迷茫,从自我反思到幡然悔悟的过程,但同时仍然有很多教师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从原来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再到几乎完全隐退,“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并不是经验的简单平移,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将他人或自然界的“经验”重新组织并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因此,单纯的灌输和传授并不一定能让学生“学习”,而很可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甚而干脆睡大觉。这些传统教学中颇具喜感的景象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的作用,更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教了。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很多时候还是学习方法的示范者和高深知识的讲授者。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并不是完全不要教师讲授。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至今在教育最先进的西方国家也仍然普遍存在。正如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当然,在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体制影响下,个性、自主、自由的探索被严重压抑,中国的教育深深地打上了权威主义的烙印,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权威主义应该让位于师生对真理和知识的自由探索,教师的单向传授让位于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一言堂让位于师生多元对话。

    当然,作为“学习者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仍然是不完全平等的,这里的不平等指的不是人格上的,而是由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不同所致。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专业服务和帮助,作为教师,知识、经验和学识远高于学生,其职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必须承认,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低,在某些知识和能力方面还不如一些优秀的学生,无法承担作为合格教师的责任,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以致有人指出,高中课改最麻烦的问题是“教师的素质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教师的作用。道理显而易见,如果教师不需要教,教师这一职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教育这一传承人类文明的行业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面对很多教师素养不高的状况,需要做的是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如此才能提升高中教育的质量。

    纵观全国高中课改取得成功的区域和学校,方法和路径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点是相同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充分激发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专业引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改变“高考指挥棒”的导向

    高考对中国人的影响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从进入幼儿园甚至更早,中国人就开始为十多年后的高考日夜兼程。然而很多人在还没有到达那一天便中途退出,甚至一些学生因不堪忍受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选择了悲壮地离开这个在他们看来毫无乐趣的世界。

    在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和一千多年来科举制度的影响下,面对社会生存压力下激烈的升学竞争,当前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已成为中国教育文化的主导,“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成为大多数学校奉为圭臬的信条和实践。

    “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已成为高中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培训专家组成员叶延武说,“在一些学校里,素质教育变成提高应付考试素质的教育,创新教育衍生为以更智能化的手段去获取高分的工具。许多地区层层下达升学指标,各种有关考试的统计数据条分缕析,名目繁多,像抓GDP一样抓升学率,高中学校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叶延武认为,当前高中素质教育推进的难度远远超过预期。校长和教师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满堂灌等,然而这些做法连他们自己也并不认同。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成为普遍现象。唯升学率的评价体系导致校长自主办学的空间很小,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千校一面,千面一腔,办学特色难以显现。

    叶延武建议,倡导学校的“绿色升学率”。考察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要看是如何取得升学率的,即投入的效益性。要把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的多少、近视率的升降、体质状况的优劣等作为评价高考成绩的重要参考因素。高考方案要体现课改的精神。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高考方案要合理而可操作,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现行的招考办法过于单一,高考的功能太强,对课改压力太大。要加快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步伐,采用多种形式选拔学生,不能以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定终身。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将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指导高中新课程省份探索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期待更科学合理的考试招生制度早日出台,改变“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将高中教育引向真正符合人的发展的道路上来。

 

 

分享到:
【打印正文】